丝绸编织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700年,汉族劳动人民就能生产丝织品了。到了汉代,丝绸生产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到中亚和欧洲。到了唐代,通过海路运到日本和东南亚。到了宋代,由于拉丝机的广泛使用,丝织技术再次发展起来。到了明代,南京的“云锦”、苏州的“晋松”和四川的“金淑”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织锦。清朝时,仅金陵(今南京)就有5万台丝织机。苏州、杭州一带是“机户、日出丝绸”。公元555年,养蚕从中国传到了欧洲。13世纪后,丝织成为威尼斯和米兰重要的手工业。工业革命后,意大利和法国都发展了丝织业。1801 ~ 1804年,法国人J.M. Jaka发明了一种用纸样控制织针的提花开口机构,促进了丝织技术的发展。宋代丝织在唐代生产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其中织锦最具时代特色,被称为“宋锦”。晋松由三种斜纹组织、两种经纱(表面是生丝,下面是彩色熟丝)和三种彩色纬纱织成。织法规则严谨,色彩淡雅和谐,多采用小花和规则花纹。晋松不仅用作服装、礼品和经济贸易,也是书画装裱的特殊材料,深受书画家的喜爱。此外,缫丝也很受欢迎。采用整经断纬的方法,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织造时以天然纱线为经纱,用小梭子按图纸挖入各种纬纱。最后不同颜色的纬纱之间会有空隙,如雕刻,所以也叫“雕刻”。缫丝主要用于编织绘画或书法,反映了丝织技术从实用到观赏的转变。宋代丝绸的主要产地是北宋的河北定州,南宋以云剑(今上海松江)为中心,名家辈出。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代代相传的各种纺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锭的大纺车,而以前的纺车的锭数为二至三锭,最多为五锭。大型纺车以水为动力,具有现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以纺纱为例。普通纺车一天最多能纺三公斤,大纺车一天一夜能纺一百多公斤。水力纺车是中国古代纺织机械中运用自然力的一项重要发明。清代丝织已形成南京、苏州、杭州三大全国性生产中心,品种丰富,织造精美。此外,四川、广东等地区的丝织技术也十分繁荣。清代丝织的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继承了明代丝织的传统特点,采用几何骨架,饰以小花,章法严谨;中期受欧洲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影响显著,图案复杂,色彩艳丽;后期流行断枝大花,趋于简单粗放。除了云锦、晋松和金淑,清代著名的丝织品种还流行仿古缎和织锦。缎是一种外观光亮光滑的丝织品,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期成为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