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河道整治

沁河流域总人口21.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2%,耕地537万亩。相传沁河下游的灌区始于秦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流域水利建设迅速发展。据统计,1981的灌溉面积已达205万亩(包括下游流域外的灌溉面积)。已建成米山、仁庄、东风、上角、青天河等5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在旱季,水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济源五龙口镇是沁河离开太行山后冲出的第一片良田。自秦朝以来,沁河两岸人民就隔山取水,修建了第一条运河——方口堰。千百年来,当地人根据方口堰的原理,在沁河上挖了大大小小几十条运河。这些运河有的是在废弃运河的基础上改建的,有的是新建的。到明朝时,沁河下游已有十几条小运河和五条大运河。五条运河像五条卧龙河,横跨河南省北部,五龙口的地名由此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次重修堤防,土方1258万立方米。第一次,1949至1953,两岸堤防维护标准为:堤顶1933 25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1米,堤顶宽度5米,险堤段6米。北岸丹江口以上有天然滞洪区,不耕种。南岸堤顶宽4m,临河坡度1:2,背河坡度1:3。共完成土石方382万立方米。1954年沁河小东站发生3050立方米每秒的超标准洪水,堤防经受住了考验。此后,明确两岸大堤以小东站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为防御标准。南岸堤顶超洪水位1米,北岸堤顶超洪水位1.5米。堤顶宽7米,水平5米。南岸6米险,5米平。新建堤段南北岸坡度为1:2,背河为1:3。新建堤防堤顶宽2m,临江与设计水位同高,而回水应低于设计水位1m,坡度仍为临江1:2,回水1:3。1963沁河堤北岸超高增加至2m,平堤堤顶宽度增加至6m,险堤增加至8m,南岸超高不变,沁阳麻坡至沁阳东王召堤段超高变更为1.5m..1967沁河裴迪段大部分修复达标。1954 ~ 1972,堤防修复总土方量为358万立方米。1974至1983,根据沁河历年淤积情况,第三次重修堤防。防汛的任务仍然是保证小东站4000立方米每秒不决口。对于超标准洪水,仍采取丹河口以上保南,丹河口以下保北的原则。路堤长度1082 km,高度0.3 ~ 1.5 m,计划土石方577万立方米。截止1987年底,已完成土石方567万立方米,占计划量的98.3%。

武陟县木鸾店段沁河,位于黄河口上方8公里处,堤距仅330米宽。是刺刀,左狄背挂差大,防洪标准不足。河顶冲入海湾,双曲拱桥严重倒灌堤防,威胁安全。为了解决这个危险点,在1981 ~ 1984进行了人工分流。从杨庄开始,在背河处向右开出一段原来3.5公里长的新河道,宽800米,老左堤作为第二道防线。老河床高7米,宽200 ~ 900米。作为新左堤的回水平台,前后悬差降低约7米,设防标准水位降低约1.8米,消除回水。本工程新建左堤长3195米,右堤长2417米。所有工程均按小东站防御能力4000 m3/s设计,左堤高3.6m,顶宽15m,右堤高1.0m,顶宽10m,坡度60。土方量为31160000立方米(其中土坝基础16)。沁河下游丹江口下46公里处有一个卡口。该段约750米长,堤距仅330米宽。左岸是木乱店(今武陟县),右岸是武陟老城。两岸堤防夹击,河道急转弯,是沁河最危险的堤段。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沁河从此决口。1933年,黄河泛滥,流回木乱店。1968年,木銮店门口又修建一座双曲拱桥,阻水面积11%。1980决定在木鸾殿上首右岸杨庄进行人工导流,确保秦堤安全。

引水工程在杨庄至莲花池约3.5公里的路段进行。在詹庄处修建新的右堤,通过将旧右堤上下延伸,将旧河道封为新左堤,使河道由原来的330米拓宽到800米,顺利切割。为了保持新河段主河道与原河道主河道的连通,防止河道再次摆动,在新左堤上铺设了险堤防护工程,迎接竹园村的险工,送至旧河道。在导流区出口处的左岸滩缘修建护滩工程,防止可能被冲刷的不利河势。并在新河路再建一座新桥。

杨庄分流面积3平方公里(新河道15平方公里),人口4675人,房屋4899间,占、挖、踩土地3800亩(永久占地6787亩)。导流工程于1981开工,主体防洪工程于1982完工,于1984年汛期前完工。其间,1982年8月2日,沁河小东站发生4130 m3/s的超标准洪水,为1895年以来最大洪水。当地群众到大堤上修坝,保证了大堤的安全,对当地的分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沁河洪水实测最大流量为4130 m3/s,历史调查估算最大流量为14000 m3/s..1950后,防御能力为4000立方米/秒的沁河修建的堤防工程,除北岸丹河口以上的北金村、龙泉、华阳修复泄洪8656米外,其余均已按标准修复。为防止超标准洪水,确保丹江口以上南堤和丹江口以下北堤的安全,设置两个蓄滞洪区。

秦北天然滞洪区位于丹河口之上的秦、丹两河交汇处,东、南为丹、沁河,西、北为太行山麓,地势高,自西北向东南坡度陡。下游洪峰主要由龙泉和华阳缺口的自然倒灌降低。自然倒灌影响范围包括沁阳县北关、庄洁、溪上及紫菱乡部分地区,共有耕地8万亩,居民6万余人。

沁南蓄滞洪区位于黄河北岸武陟县,京广铁路大桥上游14 km处,是黄河与沁河交汇的夹角地带。南部的黄河大堤和北部、东部的沁河大堤地势低洼,1951时转为蓄滞洪区。小东站流量超过4000m3/s时,在五车口预留分洪口,自然溢流,将洪水分流到沁河南岸滞洪区,确保沁河北岸堤防安全。蓄滞洪区位于102m(黄海)水位以下,淹没面积142.6km2,相应库容518m m3。分洪期间临时搬迁安置居民,退水时从滞洪区末端方岭大堤排入黄河。

1958之前,秦南滞洪区有延缓黄河部分洪水的任务。黄河涨水时,郑州黄河铁路桥严重滞水,随后伊、洛、秦三河一起上涨,严重威胁黄河北堤安全,武陟解封黄河大堤,将部分黄河洪水排入秦南部滞洪区以求安全。1958后,秦南蓄滞洪区一直没有安排分流黄河洪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