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济的历史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生母文德皇后(即石)祈福,下令修建寺庙,故取名为济公。
经过一番“观星盖地”的勘测定位工作,最终制定了“似天阙,仿园(只是孤园一棵树)”的建设方案。
在整个工程中,“穷班巧缠,火亮木平衡完美”,“以文石、楸树、栎樟、棕榈为材,以珍珠玉、丹青、赭石粉笔、崔晋为饰”。
按照设计,该寺建成后将是“重楼、复堂、云亭洞房”,共十余座院落,1897间房间,“寝具、用具齐备”。
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月五申时,太子之下令大济公工程“将逐步完成”,但仍缺僧尼。唐太宗一声令下,任命300名僧人,不请50名大德“住在同一个地方,来到大街上”。
与此同时,新寺庙被正式命名为“大慈恩寺”。从那时起,65,438+0,000多年来,慈恩寺成为中外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扩展数据:
主要建筑:
1,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代长安的金昌坊(今陕西省Xi市南)大雁塔内,又称“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主持修建大雁塔,以保存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卷轴佛像。前五层盖了九层,后来换了几次楼层和高度。最后固定为今天看到的七层宝塔,总高64.517米,底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最大的唐代四合院式砖塔,是古印度佛寺随佛教传入中原、融入中国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标志性建筑。
2.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建于公元589年,是Xi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大雁塔广场位于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脚下。它是亚洲最大的唐文化主题广场,已成为适合Xi人欣赏、聚会、游览、休闲的文化旅游胜地。
百度百科-大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