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爆发的地理特征及原因
红海位于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印度洋的地中海。南部的曼德海峡与阿拉伯海的亚丁湾相连,北部的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与大西洋的地中海相连。全长2253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06公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58米,最大水深3039米。1869苏伊士运河开通后,北欧-北印度洋航线缩短9000公里,红海成为直接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道。正常情况下,红海的海水是蓝绿色的,有时当大量红毛壳藻繁殖时,海水变成红褐色,所以称为“红海”。
沿海陆架水深大多不到50米,礁石多。红海沿岸广泛发育珊瑚礁。几乎完全由两岸珊瑚礁形成的曼德海峡,宽度只有26 ~ 32公里,水深约150米。海峡中浅滩、暗礁、小岛星罗棋布,皮林岛最大(面积仅13平方公里)。海峡下部还有一个海槛。这些都限制了红海和亚丁湾之间的水交换。红海中轴线为中央海槽,大部分深度大于1500m。海槽中间有几个很深的V型裂谷,是红海最深的地方。
盆地是大陆分裂的产物,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的裂谷沿着盆地的轴线通过。如果将两个大陆的等高线结合在一起,它们可以紧密地啮合在一起。研究证实,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大约在2000万年前开始分离,在过去的300-400万年间,由于海底的扩张,红海两岸以平均每年2.2厘米的速度持续分离。所以红海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海域,是一个不成熟的海洋。海底沉积物主要由珊瑚礁和其他钙质生物碎屑组成,并含有少量由风带来的陆源物质。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裂谷的底层水中发现了一些水温和盐度极高的地方,其中靠近底部的水温达到34 ~ 56℃,盐度达到74 ~ 365,438+00,比其他深层海水高2 ~ 9倍左右。发现这是由于当裂谷扩张时,上升的熔岩加热了沿裂缝渗出的海水,富含溶解盐和矿物质的热水再次上升。
红海沿岸是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具有季风气候特征。冬半年,北方盛行西北风,南方盛行东南风;夏半年,整个海域盛行东北风,风速3.4 ~ 10.7米/秒,整个海域沙尘弥漫,晴天很少。月平均气温2月最低(北部15.5℃),8月最高(南部32.5℃)。降水多集中在冬季,北部年平均降水量28 mm,南部约127 mm。年平均蒸发量2100 mm,由于没有径流入海,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的水量交换也很少。只是因为从印度洋流入红海的水量超过了流出红海的水量,红海才不会因为强烈的蒸发而干涸。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水温最高的海域之一,平均值分别为40.35和22.67°C。月平均水温2月最低(18℃),8月最高(35.5℃),年变幅9 ~ 10℃,年平均盐度北高(> 41.0),南低(36.5),年变幅2.0 ~ 2.5。主要水团有:红海表层水,位于50 ~ 100m的浅水层,温、盐度时空变化明显;变性的亚丁湾水分布在中部以南的次表层,红海深水,仅局限于200 ~ 2000m的深层,温度和盐度分布均匀。
洋流受海面蒸发过程的控制。冬春季,源于亚丁湾进入红海的补偿流在盛行东南风的影响下相对发达;夏天风向相反,海流只能在曼德海峡中间流动。在红海的海面上,有一股从红海流向亚丁湾的风流。在曼德海峡的底部,经常有一股底部异重流从红海中流出。穿越曼德海峡后,这一高温高盐水体向南扩散,成为印度洋次表层高盐度水的主要来源。此外,红海中有相当显著的横向海流。
潮汐是半日潮,南北两端的潮汐相位几乎相反。南端为高(低)潮时,北端为低(高)潮;潮差不大,南北两端潮差分别为1.0m和0.6m。潮波从印度洋经曼德海峡传入,协同潮特征典型。
红海的海洋生物具有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生物的区系特征。植物种类少,动物种类多,鱼类400多种,常见的有海豚、儒艮、鲨鱼、大海龟等。初级生产力较低,叶绿素含量为19 mg/m,与大西洋马尾藻海大致相当。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和蒸发盐沉积,以及新发现的裂谷凹陷底部软泥中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