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建筑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木结构的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就是框架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度发展。从具体结构上看,都是用柱和梁组成骨架,全部重量由柱承担,传递到地面。这堵墙不承重,只起隔板的作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在汉代已经发展成熟,拱已经作为柱与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从汉朝到清朝的两千多年里,中国的建筑技术基本都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墙不塌”,正是体现了梁柱体系木结构的优势,在室内空间的分隔、门窗的开启、墙体所用材料、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无论是哪种木结构,构件都是以榫卯接合为主。据1975浙江河姆渡原始公社遗址发掘,这种榫卯结构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采用,有方形和圆形榫头,有矩形和圆形榫头,有的构件既有榫头又有榫眼。五里北长沙战国墓葬中,榫卯、银锭、齿形三种形式,说明这种建筑结构是我们的祖先独立创造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很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发展也各有特点。所以建筑形式、材料、结构都非常丰富多样。比如在黄土高原,用夯土板建筑,用砖砌墙,或者用粘土做窑。西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湿热,“旱膈”结构以木、竹为材料。用硅酸盐粘土材料烧制砖瓦,是战国以来建筑材料的一大发展。在还原气氛中使砖瓦变灰,在中国尤其具有独创性。秦汉时期,小砖逐渐趋向于图案化,榫卯砖、企口砖、楔形砖也有所创造。“秦砖汉瓦”说明在秦汉时期,以木材和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综合利用已经相当成熟。此外,建筑中也使用金属构件,如秦代使用的“金条”。这种木结构建筑的铜构件可以加固节点,装饰门窗。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价廉物美的钢制工具,出现了大量石室、石阙、石墓等石结构。以石阙为例,目前已发现汉代石阙遗址20余处。四川雅安的高一阙,以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所建最为精美,其上为木结构,直基、檐、拱。1953发掘的沂南东汉画像石墓,均为石头砌成,其中一座是由两个院落组成的建筑,有角楼、石阙、华表,对研究汉代建筑布局非常有价值。西汉时期出现多层建筑,东汉时期迅速发展。梁柱叠加技术在梁柱上的应用,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巨大发展,为未来木结构高层建筑技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