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英国《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大宪章在当时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不久教皇在约翰的要求下宣布其无效,于是内战再次爆发。因为它具有限制王权的功能,后来的封建贵族在与国王的斗争中多次迫使国王重新颁布大宪章。

英国君主制在15和16世纪得到加强,大宪章没有被提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新的意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今天,它仍然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联邦宪法和州宪法也包含大宪章的思想。

扩展数据:

英国《大宪章》的起源;

“法律凌驾于国王之上,即使是国王也不得违反!”这就是13世纪英国大宪章的精神。1215年6月的一个凌晨,马蹄声惊醒了温莎城堡。几十名英国贵族手持宝剑,聚集在温莎城堡外的草地上。

他们聚集在这里的目的是向一向霸道无礼的约翰国王递交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从现在开始,他们会遵守法律,不会侵犯这些贵族的权利。

这些贵族的随从和一大群装甲骑兵隐藏在附近茂密的树林中,时刻准备着,以防与国王的“声明”谈判破裂,全军出动,冲锋陷阵。

1215年6月的一个早晨,约翰国王一行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不小心下了马。一名贵族代表上前向国王呈上一小卷羊皮纸,上面写着:“未经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收税。

他也不能随意向臣民勒索钱财..." "未经同等地位的人的法律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逮捕和监禁任何人,剥夺其财产,或实施任何刑事酷刑..."

还有很多琐碎的“不是这样,不是那样”。最后一个让约翰国王皱眉。这一条写着:“如果国王食言,贵族有权拿起武器赶走暴君,全国人民都应站在起义者一边”。

当时温莎城堡外的草地经历了短暂的寂静和肃穆。那时候空气好像很厉害,几乎都结冰了。但令贵族们惊讶的是,国王点头同意了。

而这卷羊皮纸上的“贵族权利计划”被转交给他的大法官。然后,约翰国王尊严地离开了这片绿色的草地,回到了温莎城堡。

四天后,以这一卷羊皮纸为蓝本,经过法官定稿的《大宪章》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伟大的请愿产生了伟大的法律。虽然在13世纪的英国,贵族们不理解也不关心人民的自由权利和议会民主,但是他们坚信一个原则,就是法律高于国王。

即使是国王也不能违反!英国人通过诉诸法律,确定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稳定的社会为保障,进而为臣民争取最多的权利和自由。

相关介绍:

布文之战发生在1214年7月27日,是中世纪法国王权大扩张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13世纪法国的强国地位。

它也标志着英国国王约翰统治时期的12金雀花王朝-海角战争的结束。通过这场战役,在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支持下,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约翰王的盟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和佛兰德斯伯爵费迪南的联军。

结果,奥托四世被教皇彻底抛弃,费迪南被俘。法国王室还收购了布列塔尼公国和诺曼底公国,巩固了安茹、缅因和图雷恩的领主权利。

导致金雀花王朝统治下的安茹帝国崩溃;与此同时,在英格兰,约翰封臣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对《自由大宪章》和次年的第一次伯爵战争产生了很大影响。

百度百科-英国大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