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历史简介匆匆2到3分钟。
名字的由来
根据有据可查的史料,“台湾省”这个名称出现不过三百多年。但史料记载证明,两岸民众早就称台湾省为宝岛,历史上对台湾省的称呼有近十个。然而,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省宝岛的关注和期待。中国古代出现国家机器时,中国被划分为九州管理,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商虞书公篇》记载了这一史实。九州扬州北辖淮河,东临大海。在书中,“夷府”是指台湾省。康熙三十三年(1642),高拱干专修台湾省府志,表明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省。日本学者小崎秀树也认为“石马邑”是台湾省最早的名称。“岛夷”是台湾省的第一个名字。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增多,从水里出来的人开始为人用海。春秋战国时期,海上交通发达,于是出现了很多关于大海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史记》中记载的徐福书中提到的海上三座神山是蓬莱、方丈和瀛洲。后人认为颍州是台湾省。徐福没有回来,但以后的岁月里两岸交流越来越多。台湾省作为一部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在《先汉书》中就有记载。到了汉代,关于台湾省的记载开始增多。《汉前地理》中有这样的记载:会稽海外有“东濮人”,分二十余国,“二十岁来见”。后来很多学者认为“东圃”应该是指台湾省。在《后汉书》中,台湾省分为三部分,即东台湾省、中台湾省益州和南台湾省益州。在三百年前荷兰人林斯高登绘制的台湾地图上,台湾省也被分为三个岛屿。把台湾省分成三部分,说明我们对台湾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省的情况是三国时期直接描述的。三国时期,东吴位于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东吴与海外各国关系密切。《三国志》中提到孙权黄龙二年(230年)发兵出海远征益州。许多学者认为益州是台湾省。三国东吴临海郡知府沈,堪称最早的台湾省籍进士。在他的《沿海水土志》中,有一篇专门记载台湾省的,当时叫益州,但此书已失传,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玉兰》中。从记录的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于台湾省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益州是广东或海南的一个地方,但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风俗等方面来看,应该是指台湾省。通过《沿海水土志》,很多远在台湾省海峡的大陆人知道了台湾省的具体情况,虽然有限但极其罕见。雄心勃勃的杨迪皇帝在执政期间并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政绩,但他对国内外战争有着特殊的偏好。当然,他也对抗过台湾省,台湾省早就被前几代人关注。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杨迪于大业六年(610)远征琉球、秋。「琉球」在哪里?一直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琉球是台湾省,不是琉球。不管怎么说,隋朝对台湾省很了解。《宋史·外国列传》中明确记载,琉球王国在泉州以东,有一个岛叫“澎湖”,与烟火相望。赵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内容并不详细。很多人都研究过台湾省的名称。台湾省著名政治人物连战出生于当地一个家庭,祖父是著名历史学家连横。连横在其代表作《台湾省通史》中说,“台湾省原名《葬非》,由张泉人命名。”因为明朝的闽南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台湾省,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劳累、艰苦而病死,死后连尸骨都运不回老家。"因此,它被命名为'埋葬不公'。"因为“埋冤”不吉利,而且闽南话中“埋冤”与“台湾省”谐音,所以改名为“台湾省”。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因为移民确实有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很牵强,因为同音字很多。为什么用“台湾省”而不用“埋冤”?“埋冤假错案”不吉利,但“台湾省”哪里吉利?这不是“台湾省”名称的由来。台南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区,所以台湾省的名称来源于台南的名称。最初居住在台南的莱雅人在介绍台湾省时被称为“泰延”或“泰安”,而荷兰人拼写为“泰安”,大陆移民发音为“泰安”。因此,由于读音不同,在台南地区被称为“台官”、“大官”、“大圈”、“大湾”、“大不平”。后来从闽南语的“台语”改为“台湾省”,所指区域也从台南扩大到整个台湾省区域。从明朝开始,“台湾省”这个名称开始流行。在明代福建人周莹所著的《西游记》中,台湾省被称为“台官”。明朝万历年间(1573至1619),朝廷公文中出现了“台湾省”。清代张梅的《连赢·白永》一书指出:周莹称台湾省为“一个台湾人”,“这是闽南话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省的名称进入中国。”“台湾省”这个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比较客观。[1]
历史总结
封建社会兴盛后,中原各朝代与台湾省的交往频繁。中国人发明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当然也记录了中华儿女共同发展台湾省、建设台湾省、保卫台湾省的艰辛和牺牲,以及两岸交流的史实。对台湾省的第一次探险发生在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魏文和诸葛到达台湾省,他们称之为“益州”。这是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省接触。他们的台湾省之行历时一年,最后由于疾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官兵十有八九伤亡,最后带着上千名台湾省居民回到大陆。这种军事远征其实并不是杀人越货,而是封建王朝建立和巩固统治范围的常用手段。带回来的台湾人介绍了很多关于台湾的情况。几十年后,吴国临海郡太守Kuloko Shen根据从台湾省归来的吴国官兵和台湾省居民的介绍,撰写了公元264年至280年的《临海水土志》(见《太平渔览》卷780)。他把这一片海上之地称为“益州在临海东南,往郡两千里。大地无雪无霜,草木不朽。这里四面环山,所有的山都有人居住。山顶上有一块越王射的白石。蛮夷为王,地民分,而异。”"这块土地很肥沃,既产谷物又产鱼。"它还介绍了当地的产品,人,习俗,工具,历史遗迹等。其中“山顶上有一块越王射的白石”,证明台湾省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越国的领土。书中的描述给人一个当时台湾省的形象:益州在临海县城东南两千里处,当地气候炎热,无霜雪,植被终年常绿,土地肥沃,五谷杂粮,鱼产,织物精细,铜铁冶炼。为了在炎热的气候下保存食物,居民们将鱼腌制在大陶罐中,不仅作为自己的美食,也用来招待客人。男女结婚是父母说了算,女孩结婚后还得打掉门牙。居民分为不同的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土地和首领。领导把人召集起来,就用木棍敲打挖空的木头。声音能传四五里,居民听到后都来了。战争中,敌人的头被砍下来挂在院中的大木杵上,几年不摘下来以示有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完整记录台湾省的风情,让中原人对台湾省有了一个确定而清晰的认识。隋朝时,杨迪派遣羽骑玉珠宽和水兵何曼到台湾省,当时称为“刘丘”。因为语言不通,他第一次带回了一个台湾省本地人,第二次带回了一些布甲。大业六年(610),杨迪派遣吴本郎率领一万多名士兵从广东依安(潮州)起航,前往台湾省。当地人以为是中原的商船,说明当时大陆商人经常去做生意,台湾省人已经很熟悉商业贸易了。只是陈玲与当地酋长的谈判并不顺利,剑拔弩张,她带着几千名当地居民回到了大陆。在台湾省中部的彰化市,有一条街名叫“陈冷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隋朝大将。经过三国至隋唐的漫长演变,福建、广东向台湾省的移民也逐渐增多。到了宋朝,交流和经济活动就多了。为便于管理,在台澎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澎湖纳入福建省晋江县的版图,这在台湾省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台湾和彭州正式纳入宋朝版图。虽然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里朝代更替,皇帝更替,但台湾省的归属从未改变。中国少数民族第一次控制中原是元朝。元朝控制中原后,习惯上是进军未知领域。于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10,派海船副总经理杨祥作为宣传使节,率六千余人进军台湾省,与礼部尚书吴、兵部尚书阮坚一起,因为语言不通,航海知识欠缺,无功而返。到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检验部,级别不高,属于九类。“专业巡逻,专门抓捕”,抓罪犯,办盐场,但这是中央第一次派行政执法机构到台湾和彭州。此后,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太蓬地区。元朝时,有一个叫王大元的旅行家。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在郑铮时期乘商船到过台湾省和澎湖,然后写了《台湾岛略》。台湾省在书中说:“地势穹形,树木环抱,土壤肥沃肥沃,适宜农耕。气候变暖,地产砂金、小米、硫磺、黄蜡、鹿和豹...海外各国,封面从这里开始。”从人们到台湾省的旅行和两岸的商业活动可以看出,当时台湾省与大陆之间的交流很多,已经成为互补的经济活动和日常的社会交往。郑成功
明朝的海禁政策导致东南沿海海盗盛行。为了保护沿海地区不受海盗侵害,明朝廷在基隆和淡水港驻军,防止海盗以太蓬地区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岛上驻军保卫海防。高雄凤山有个特产“生姜三宝”,是明朝郑和到台湾省时留下的。这是中原抵达台湾省的第一支大型商队。为了保卫台湾省,晚年郑成功进行了收复台湾省和康熙统一台湾省等重大军事活动。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省后,台湾省正式成立台湾府,辖台湾省、凤山、竹罗三县。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后改为2府8县4厅。清政府在台湾省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组织和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自西方殖民主义者东侵以来,美、日、法等列强相继在台湾省进行军事挑衅,加剧了中国边境地区的领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上层对如何治理台湾省的态度和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从“以防内变为主”转变为“以防外侵为主”。清代监管东南亚海防事务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和福建巡抚丁日昌称台湾省为“七省之障”、“南北洋之钥”、“中国第一门户”,并多次强调台湾省地位的重要性。他们还多次回忆,提出在台湾省设立行省,以加强官方行政,有效管理在海外被孤立的台湾-彭州地区,巩固海防。台湾省设省的提议,在当时的边界危机下是可能的。这个建议最早是由丁日昌在1874中提出的。第二年165438+10月,沈葆桢提议以闽浙总督的名义设立“福建巡抚”,“冬春在台湾省,夏秋在福州”。1876年春,新任巡抚丁日昌无法按期留在台湾省,于是请求朝廷另派重臣留在台湾省,设立“台湾省巡抚”,使为期三年的“冬春留台”改为单设台湾省巡抚。刘明川
直到1884年6月,清朝才派直隶总督刘铭传加封总督衔,监管台湾省政务和防务。不管影视作品怎么形容他,刘铭传确实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官员。刘铭传上任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总的来说,在军事上没有失败的中国,在政治上又遭受了一次灾难性的失败。面对危机,加强台湾省的防卫尤为必要。闽浙总督杨昌骏、钦差大臣左监管福建军务。7月,他们又上书,要求福建台湾省“总督分署”、“分省统治”。光绪11年(1885) 10月12年,主管政治的慈禧太后决定在建立海军的同时,邀请左邀约。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管理,福建总督改为台湾省总督。到1888年,正式实现闽台分治,台湾省单独设省,由原来的2府8县4厅,改为3府11县4厅,1直隶府,后加南雅厅。闽台省首任巡抚是刘铭传。正是这位总督打开了台湾省现代经济发展的大门。历史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到了现在。经过550年风雨飘摇的日子,巡检司成立,台湾省成为清朝的第20个省。台湾省省建制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巩固东南海防,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加强军事防御;对内,近代工业化进程开始,矿业、邮政、交通、垦荒、教育相继发展。自此,台湾省社会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是历史上两岸的交流凝聚了两岸人民的心,台湾省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大海告诉我们的台湾省这么多大陆的“第一”,不仅仅是时间顺序的意义,还有很多先行者的勇气,先行者的艰辛,奋斗者的牺牲;包含了台湾省对中原腹地的多少向往,也包含了大陆人民对台湾省同胞的多少关爱。也告诉我们,正是在这一千年的互动中,中华文化渗透了台湾省;台湾省同胞在中华文化持续而持久的环境中,成为这种神奇甚至不可思议的中华文化的创作群体之一。因此,台湾省与大陆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沉淀。[2]
景点/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
其地貌复杂,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有喀斯特地貌和海蚀地貌,所以景观、火山、温泉多。西海岸海滩平缓,海水浴场多,而东海岸悬崖陡峭,奇形怪状。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更有‘蝴蝶王国’之称。清代有“八景十二胜”之说,包括:阿里山云海、双潭秋月、玉山积云、清水崖、澎湖渔火、大屯春景、鲁谷游侠、安平日落和曹珊、新店、大溪、五指山、八卦山、虎头崖、石头山、太平山、大历通、奇奇山。文物丰富,或与抵抗荷兰、日本侵略者有关,或为台湾省与大陆关系的历史见证。如赤坎塔、安平城堡、明延平郡王庙、南宫的凌霄堂、云林北港的妈祖庙、北台和台南的夫子庙等。高山族人口30多万,分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曹族、、北南族、雅美族9个民族。阿美族的折腾和雕刻船的能力,阿美族的对位歌和多彩的舞蹈,排湾族的刺绣和雕刻,布农族的打耳祭祀和成人祭祀仪式,夏塞人的短灵祭祀和叮当钟的舞蹈,泰雅族的刺绣和播种节,以及白族的停猴祭祀和狩猎祭祀,都是如此丰富多彩。为了发展旅游业,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桃源县建设“小人国”,丰富了旅游资源。
风味肴馔
类似于福建和广东,但具有台湾省的特色:沙茶、咖喱、花生酱等。常用作调味品,甜味较重,清汤常用于炖煮。风味小吃有很多种。台北新店碧溪潭香鱼、基隆豆汤、天妇罗、桃园石门砂锅鱼头、台中菜根香牛肉、新竹贡丸、嘉义四臣汤及香菇鱼翅汤、台南棺材板(油炸面食)、高雄六合夜市贝类海鲜及山河肉(山鼠肉)等。
地方文学艺术
闽语区有赞美歌、采茶歌,粤语区有客家山歌,比较流行。南管更优雅。大多数剧种来自福建和广东,包括梨园戏、高甲戏、粤剧和皮影戏。高山族的文艺是多姿多彩的。[3]
地理人文
地理位置
台湾海峡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北部连接中国东海,南部连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70至221海里,平均宽约108海里。它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东临太平洋,东北接琉球群岛,相距约600公里。巴士海峡以南,距菲律宾约300公里;西隔台湾省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130 km。台湾岛
由于台湾省靠近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交通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往返于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的船只经过这里,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经过这里。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都经过这里。
人口普查
根据台湾省的统计,截至1998年8月,台湾省全省人口为21810000余人,加上金门和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0000余人。人口年增长率约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8.83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台北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000人。台湾省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38万人。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根据语言和习俗的不同分为9个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北南族、汝凯族、曹族、雅美族和族,这些民族分布在台湾省的不同地区。
地貌特征
台湾省岛多山,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山脉平行于台湾省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垂直位于台湾省岛的中东部,形成了台湾岛东部山区、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省岛内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和三大盆地山脉,即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为华东最高峰。台湾省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地壳不稳定,是地震多发区。
气候类型
台湾省气候冬暖夏热,雨量充沛,夏秋两季多台风暴雨。因为北回归线经过台湾省岛的中部,所以台湾省北部是亚热带气候,南部是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山区除外)22℃,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
自然资源
虽然台湾省只生产少量的煤、天然气和很少的金属矿产,金、银、铜、铁主要储藏在北部火山区和中部山区,但台湾省拥有丰富的水力、森林和渔业资源。淡水资源丰富的降雨为岛上河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仅入海河流就有608条,水势湍急,瀑布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流有濯水河(186.4公里)、高坪河(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佳溪(140.3公里)、曾文溪(65438公里)。耕地资源台湾省农业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水稻,一年两三季,稻米品质好,日月潭产量高。
;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叶。蔬菜有90多种,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台湾省被称为“水果王国”,水果种类繁多。花卉的产值也很可观。森林资源台湾省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2%。台北太平山、台中八仙山、嘉义阿里山是三大著名林区,木材储量3.26亿立方米,树种近4000种,其中秃杉、圆柏、樟树、闽楠等闻名世界,樟脑、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渔业资源台湾省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1.600公里。由于地处寒流和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域较深,禁渔期一望无际;西部海底是大陆架的延伸,比较平坦,底栖鱼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和水产养殖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比较发达。
经济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省注重发展工业,形成了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岛屿型工商业经济。工业包括纺织、电子、制糖、塑料、电力等。,在高雄、台中、南自都有加工出口区。纪念币从北方的基隆到南方高雄的台湾省。
有电气化铁路和公路,海空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台湾省的旅游业也相当发达。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坎塔、北港妈祖庙等等。厦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良好的深水良港。厦门自古就有“东南门户”之称。从宋代开始,厦门与台湾省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开始从厦门迁入台湾省。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沟通了厦门与台湾省人民的密切关系和交往,正如《台湾省政府志》所言:“台湾与厦门如一鸟之两翼,当地风俗说厦门是台湾,台湾是厦门”。台湾省人祖籍70%源自闽南,两地人民情同手足。这种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省各种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大动脉,也是经贸往来的集中地。
历史的发展
古代~ 16世纪
在古代,台湾省与大陆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了海峡,出现了台湾省岛。吴王孙权派65438+万官兵到台湾省。
台湾省的早期居民大多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大陆移民过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发现台湾省最早的人类化石,命名为“左真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震人”在3万年前从大陆来到台湾省。与福建考古发现的“刘清人”和“东山人”一起,属于旧石器时代中国南部的晚期智人。他们同宗同源,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征。台湾省的早期居民中,有少数属于尼格里托族的矮个子黑人和属于琉球族的琅琊人。上面提到的台湾省早期居民,就是今天台湾省少数民族的祖先。台湾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的三国国王孙权派1000官兵到益州(台湾省),吴国人Kuloko Shen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台湾省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台湾省被称为“柳丘”。隋朝曾三次在台湾省当老师。据史料记载,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汉人开始向澎湖地区迁徙。到了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澎湖地区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汉人。汉人开埠澎湖后,开始在台湾省发展,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防守。元朝还出兵台湾省。元明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负责巡捕罪犯,还举办盐课。明朝后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饥荒的年代,明政府福建当局和郑之龙集团曾有组织地移民台湾省。
何塞殖民时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将触角伸向东方。公元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郑成功收复台湾省。
趁着明末农民起义,东北满族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的时候,入侵台湾省。不久,西班牙人占领了台湾省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并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省成为荷兰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将土地据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赋税,掠夺台湾省的大米和糖,并将从中国购买的生丝、糖和瓷器通过台湾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省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义领导大规模武装起义。虽然武装起义被镇压了,但这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陷入危机。
郑统治时期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一将军的名义,率领两万五千士兵和数百艘战船从金门进军台湾省。郑成功进军台湾省时,对荷兰殖民主义者说,台湾省“一直属于中国”,台湾省和澎湖两岛的居民是自古以来就占有和耕种这片土地的中国人,荷兰“应该归还原主”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围攻,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八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省,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统治时期
1684年,清政府设巡路、台府,隶属福建省。到公元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万,其中大部分是福建和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省成为一个新的农业地区,并提供了大量从大陆进口的大米和蔗糖、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使台湾省的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台湾省与福建、广东交往密切,中华文化更全面地传入台湾省。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入侵,中国出现了边界危机。1884-1885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省,被刘铭传的军队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的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省。中法战争后,为加强海防,清政府于1885年将台湾省划为单一省份,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省。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船只,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修筑铁路;买军舰,加电池,成立机器局,自己造武器;成立煤炭局,安装新的采煤机;成立公司推广城市,修建街道和道路;创办西学、电报学校,培养建筑人才。刘铭传把许多新事业集中在一个省,使台湾省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在日本统治时期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17年4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割让台湾省给日本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举国愤怒,反对割台;台湾省府“哭声震天”,龚罢。协助台湾省军事的清军将领刘永福,带领军民抵抗日军占领,坚持战斗5个多月。经过一百多次战斗,侵华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此后,台湾省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50年。台湾省人民从未向日本殖民统治屈服。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打了20年仗。后来文协、人民党、* * *等人也组织领导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庆祝台湾光复
1937年7月,日本人制造了“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台湾省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省的收复做出了贡献。1941 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65438+2月9日,日本政府发布《中国对日宣战文告》,明确告诉中外:“凡涉及中国与中国关系之条约、协定、契约,一律废止。”
主权的回归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英勇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收复了台湾省。台湾同胞欢欣鼓舞地庆祝回归祖国。10年10月25日,中国盟军战区台湾省省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投降官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即日起,台湾省和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一切土地、人民和政治事务均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省和澎湖在中国主权之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