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广州龙潭吗
海珠区华洲街道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它的名字叫龙潭。
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古镇。纵横交错的河流把村庄分成几块。四座石桥(名为应龙桥、荔浦桥、会元桥和嵇康桥)建于清光绪年间,并一直以桥名命名。
),将原来的村头与西、南、中、东四个方向连接起来,在桥的岸边架起了参天古榕。
在这个村子里,有许多关于龙的故事。
龙潭村位于古海底部,“古海岸遗址”距离龙潭只有几百米。
一千多年前,它作为陆地出现,河流蜿蜒穿过。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迁移到这里,捕捉鱼虾,开垦农田,“南下的军队”一个接一个地搬进来发展...
我们的祖先用“龙”作为图腾。
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认为这里是龙出没的地方。
龙潭村建于何时很难考证,但村里有几根几十厘米厚的“红米石”柱,早年被文物部门的人鉴定为“明代建筑”的“遗迹”。
它是明代的什么建筑?现在很难查。
现在龙潭西边就在惠源桥对面,有一座“洪庙”,建于清代。
洪寺两侧的回廊等建筑已被拆除,只剩下正殿。壁画“龙”画在大殿的前墙上。这幅画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用墨水画的,已经破损,部分被遮盖,但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的前导部分可以清晰看到。
在洪寺后面,曾经有一棵巨大的古榕树,很多人抱在一起。顶部坏了,中间被熏黑了(可能是被闪电)。据传说,“龙”就是从这里升天的。
直到六十年代,这棵古榕树依然存在。
虽然中间是空的,但西边还有一些树皮和树枝,顽强地生长着。
后来,这棵古榕树被砍倒,在这里盖了房子。
以前冬天长时间不下雨,珠江咸潮汹涌,靠喝河水为生的龙潭人咸得没法喝,就在洪寺前地宫对面的石脊外挖了一个洞,清凉甘甜的“龙口水”就会涌了上来。
家家户户拿着水桶(瓦罐)和蚌壳(取水工具)在这里排队取水回家做饭泡茶。
说到咸潮,每年都是这样。
每个人都感谢朗勋爵的好意。
在龙潭村的东南部,曾经有一座用龙和章鱼装饰的“张”庙,但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被拆除。
这座庙虽然拆了几十年了,但我们村的龙舟每次经过,都要敲鼓表示敬意...
因为据说这里是龙的居所,是龙出没的地方,所以取名“龙亭”,后改名“龙潭”。
据了解,龙潭村的龙舟活动始于清代。
龙潭更早的龙舟应该是原来葬在西侧的“洪圣公”龙舟。它建于清朝中期。
这艘船是由桤木制成的。因为木材比较差(不是坤甸木),这条龙舟在解放前已经基本枯萎废弃。
日本侵华时,兵荒马乱,人人自危。谁要去拿龙舟?日本投降后,龙舟活动恢复,但活动被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控制,他们带着长短枪,以显示自己的威望,防范冲突:当时很多人都如坐针毡。
解放和土改后,人们翻身当家作主,生活趋于稳定,“充满了温暖和娱乐。”
所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上世纪50年代初(上世纪),原本属于广元堂的龙舟(龙缆(筋)在战争中被盗)被上缴(即重建)成为村民的“新船”。最初属于山青大厅的龙舟被称为“旧船”,为整个村庄提供了一对船。
这两艘龙船最早建于清末,从最初建造至今已有100多个地方的历史。
“新船”夹杂着一些铁响板,而旧船则是纯“昆典”木材。
相传老船由优秀的师傅打造,是新蛟地区最好的二三龙船之一。
1956年,在广州“海角红楼”举行的龙舟比赛中,老船第一次代表村子获得冠军。
划龙舟一直是男人的专利,女同胞是不接触的,尤其是传统的龙舟。即使龙舟从桥下经过,桥上的行人也要避让,桥上的围观者也经常发生不愉快的被赶走的事件。
不过这几年偶尔听说过女人的凤舟。
龙舟
4月8日,龙船挖低。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准备龙舟。
开龙舟就是在去年端午节后把隐藏的龙舟挖出来,为今年的端午节清洗干净。
开龙舟前几天,找个晴天把龙舟的鼓拿出来晾干,开龙舟的时候用。
抬龙舟时,把锣鼓搬到隐龙船岸边,先烧香,再放鞭炮,再用锣鼓挖龙舟。
一番努力后,龙船可以浮出水面,清理船上的淤泥,将船撑到事先用竹子搭建的船湾,涨水时固定好,让船晾干,再进行修理。
先用桐油灰修龙舟,再用龙缆绑龙根,最后从头到尾用桐油或猪油涂抹龙舟一两次,就可以等下水了。
把龙舟从泥里挖出来。这是每年端午节前的第一首歌。首先,来一个崇拜仪式。
烧香放鞭炮更是不可或缺。看来三龙要挖很久了。
仪式结束后,村里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地下船。
在海珠区的东南部,有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古村落:龙潭村。
很久以来,它一直静静地躲在城市的霓虹角落里。
时光如水,悄悄流过桥,绕过屋檐。
青墙剥落,殿宇众多。即使世界多灾多难,它仍然像流水一样平静。
直到有一天,文史专家来到这里,惊喜地发现,在这个村庄略显现代的外表下,竟然还有古老的书院和精致的祠堂。
推开那扇厚重的门,仿佛推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还有几座现在不多见的牌坊,藏着村里鲜为人知的过去...
徜徉在龙潭村,在潺潺的流水中,在青翠的古榕树下,触摸着斑驳的青砖,跨过古老的石桥,时间仿佛在一瞬间静止了。
听着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村民讲述着这个古老而现代的村庄的故事,讲述着每一件古董背后的故事,那是一段如歌的美好时光...
?
独特的习俗“母亲的生日”
龙潭村曾经是一片富饶的土地,风景秀丽。有句话叫:“女人嫁给龙潭,柠檬变橘子”,意思是生活甜如橘子。
淳朴的龙潭村民建立了许多祠堂和庙宇,延续着一些古老的习俗,其中“马母生日”是独一无二的一个。
龙潭村民口中的“娘妈”是天后。
以前不管村里的事,红白喜事,都要在娘妈面前烧香,抛圣杯向她求教。
相传龙潭村初,一根木头漂在河上,徘徊数日不走。
有好事者走近一看,发现很像女人的样子。村民们认定这是圣物,于是请来能工巧匠,把木头雕成天女,焚香膜拜。
每年“马妈妈生日”都是龙潭村的大节日。
从3月19开始,村民们会把娘妈抬出去下乡旅游,每家每户轮流祭拜。
3月23日,尼玛菩萨的生日将重新选择,预选的候选村民将通过投掷圣杯来决定谁将欢迎尼玛回来并将她放在那里。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娘妈被安置在龙潭村的祠堂里。每年端午出门前,村里人都会给娘妈上香,祈求她的保佑。
?
这座水乡的美丽曾经闻名遐迩。
大海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到处都是兰花和白莲
千年前,距离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两公里的龙潭村,还在茫茫硝烟中沉睡。
绵长的珠江和碧波荡漾的南海,正在改变着古老羊城的沧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随着海岸线的南移,龙潭村逐渐浮出水面,原来的礁石变成了小山,逐渐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岛屿,也就是东方、中国和西方的雏形。
这些小岛上小溪流水密布,中间隔着清澈的河流,绿草如茵,鱼虾鲜美。第一批来这里的人是一些船家,他们在这里打鱼钓虾,收获颇丰。
人们定居龙潭村的历史始于宋末。
这个村的祖上,要么被中原贬,要么逃亡,要么参军,南下广东。
他们先在广东珠玑巷定居,后迁居龙潭村。
杨姓、车姓、马姓三个姓的人最早来到龙潭村。他们在旧社会开垦了龙潭村头附近的一个村庄,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把它命名为“三姓外”,后来又叫“三生外”。
从元代到明代,其他姓氏如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陆续迁入,但原有姓氏却迁走了。
这八个姓氏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傍水而居,修建祠堂,共同开辟千亩良田,和睦相处了数百年。
随着其他姓氏的陆续迁入,“身边三姓”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四面环水,水是龙的栖息地,传说这一带曾经出现过一条精龙,所以改名龙亭村。
后来,也许是因为避讳皇帝,又因为当时各村争斗不断,附近的十三个乡镇经常来挑衅和寻衅滋事,所以改名为龙潭村,意思是“龙潭虎穴”不好取,希望起到震慑作用。
到处都是兰花和白莲
时间的巨轮,缓缓前行。
在小桥流水的静谧中,时光如水般在古老的龙潭村悄然流走。
清代,龙潭村隶属广州府番禺县蛟塘司河南堡,逐渐发展成为珠江南岸著名的水乡村落。
这里水果丰富,杨桃、凤眼莲、龙眼、李子树等果树遍布全村,景色特别美。
若水环抱,群山如屏,一河两岸,古榕树参天,白莲遍地,荷叶田遍地。
现在,在龙潭村的兴仁书院里,还保存着一块《兴仁书院助银碑文》,上面有一段话,生动地描述了龙潭村当年的美景:“山美,水潺潺,芙蓉欲滴,兰白百合香,是京城的胜地……”
如今,龙潭村标志性的牌楼门楼傲然矗立在宽阔的新滘中路,另一座老门楼坐落在村子的西北方向。
但据龙潭村老一辈村民回忆,龙潭村早期的门楼与老门楼相距数十米。
失落的门楼古色古香,墙上的青砖被岁月打磨,门楼顶上的瓦面被风雨打得斑驳不堪,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古朴。
门楼上镶嵌着一块石头,额头上刻着“龙潭金童”几个字。
原来龙潭村以前有水网,进出很不方便。
如果非要走陆路进村,就得走属于大塘或者新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泥泞田间小路。
因此,村里的梭子大多是吱吱作响的木船,因此得名“龙潭金童”。
当时从村头的门楼进入龙潭村后,迎龙桥就在不远处。
那是一座两米多宽的小桥,用六七米长的麻布石板铺成。
清澈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一天两次随珠江一起涨落。
在桥的附近,有盘根错节的古榕树、高大的红棉树、挺拔的水松,还有一片竹林。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竹影在翩翩起舞。风景非常迷人。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去龙潭村,从西北入口进入,立刻被这里的景色吸引。
由于龙潭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有一段时间,周晓、土华、小谷围南北二亭村的村民不得不走出省城,这是唯一的出路。
这些地方的村民经常乘船到土华村老鼠山龙潭村一个叫新立的地方,然后步行到张庙,在张庙前乘船,穿过“慈善”牌楼和龙潭西约,来到村门楼。
从门楼出来后,经过大塘村、敦和村、芦江村,到达下渡村,在下渡乘船过河北。
寻找旧时光
“慈善”牌坊
伦生白公庙
盛夏的一个清晨,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来到了龙潭村。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灰色的钢筋混凝土逐渐取代了陈旧的青砖灰瓦,大量的外来人口开始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生活。
然而,龙潭村古老而深邃的美,仍在不经意间流淌。
从轰鸣的公路到村庄,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河水缓缓流淌,虽然不太清晰,但却勾勒出了村庄独特的布局:一条人字形的水道环绕着一座岛屿,这是村庄的盟约。
河边,石栏护岸,一排青翠的古榕树,像一个树冠,一路倒在树荫下,长长的须根垂入水中,与水色相得益彰,让人不禁想起这里发生过的远古岁月。
在陆地和岛屿之间,有石桥,人们悠闲地走在上面...
龙潭村的古典气质远不止于此。
龙潭村的老村长何立谦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带我们穿过村庄,了解了一个真实而古老的龙潭村。
“慈善”牌坊
在村口不远处,我们看到一座花岗岩牌坊,有三间房和四根柱子。何丽倩说,它是龙潭村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布施”牌坊。
这座牌坊是广州唯一一座皇帝用来表彰慈善家的牌坊,与龙潭村历史上的传奇名人白伦生有关。
白伦生,号进贤,自幼家境贫寒,心地善良。15岁,在广州叔叔开的洋行打杂。
因为他天生聪明好学。
白伦生的人生在1841发生了转折。
他因为帮助一个陷入困境的英国商人签订合同而被他的堂兄解雇了。
这位英国商人得知此事后感到内疚。他拿出10000两银子作为订单,交给白伦生,鼓励他自己创业。
白伦生先是成立了经营草席的庄,后来又成立了经营鞭炮和杂货的豪商行。
由于经营有方,恪守信用,生意兴隆。
20多年后,他成为广州有名的富商。
发家致富后,白伦生积极向社会捐款救灾。
同治十年(1871)期间,与几位富商在广州创办了爱玉善堂,将药品、衣物、棺木送给穷人。
爱玉善堂是广东省第一家民间善堂,颇有影响,后成为晚清广州九大善堂之一。
此外,白伦生还向方便医院、思妙善堂、广济医院等慈善机构捐款,成为晚清广州著名的慈善家。
光绪十六年(1890),湖南发生大洪水,白伦生捐出巨额救灾款,受到政府嘉奖,被授予道士称号。
次年二月,两广总督李上奏朝廷,光绪皇帝授予其父母圣旨,题写匾额,建慈善牌坊。
如今,在这座宽约8米、高8.6米的牌楼上,“圣旨”二字依然清晰,“慈善”四个大字十分醒目。
第二门的额头上,可以看到“光绪十七年二月,李奏两广总督署”的字样。
何丽倩说,这座牌楼历经风雨,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文革”期间,为了保护这座牌楼,村民们用石灰和灰沙将其覆盖,并换上了“为革命种田”的字样,使这座牌楼得以保存下来。
今天牌坊上还留有一些黄色的边缘线,是恢复原貌留下的痕迹。
伦生白公庙
告别牌楼,何丽倩带着我们穿过古桥,穿梭于西边蛛网密布的小巷。
耳边飘着不同的口音,两边是很多层的握手楼。抬头,我只能看到一片蓝天。
就在你想为它的变化后悔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走了几百年的石板还在你的脚下,它们承载着龙潭村一代又一代人无数的梦想。
在这个灰色的“火柴盒”里,左转右转。我们很快来到一片平地,一座规模宏大的古祠堂出现在眼前。
它位于龙潭小学旁边。远远望去,色彩斑斓的人字形密封火山墙和雕刻精美的灰色塑料博古山脊引人注目。
渐渐走近,只见祠堂沉重的大门此刻紧紧锁着。石门顶上“仑生白公寺”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两侧是一副对联:“清芬长青集,遗爱报恩寺”。
何丽倩告诉我们,这是龙潭村唯一保存下来的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一座。
清同治十一年(1872),白伦生投资修建了这座祠堂,历时27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竣工。
建成时,白伦生已经去世,村民们记住了这位伟大的好人,于是把这座庙叫做白公祠,俗称白家庙。
轮生白公庙有四个入口,分左右两路。我们从左边的门进去。
我从来没想过一个农村祠堂能建得这么漂亮。
磨光的青砖墙,历经百年,依然平整,仿佛用熨斗熨过;地上的白泥梯田砖经过了岁月的洗礼。虽然有些地方有小孔,但是异常笔直的组合线明显可以看出当年匠人的苦心。
更令人惊叹的是细节的精致:无论是斗拱、柱梁、柱基,都有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或灰雕,造型生动,繁而不乱,细细端详,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特别是房间中央的檐帘金色木雕,线条流畅,用彩色玻璃装饰,这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
“听村里的老人说,像这种祠堂,用这么好的材料,请这么好的师傅建在珠江南岸,很少见。”何丽倩说。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闯入祠堂,洗劫一空。当时栏杆上有一只带珠子的石狮子。日军想抢走里面的石珠,就用刺刀把狮子的牙齿打掉了。但是石狮的各个部分结合的太好了,费了好大的劲也拿不出来。
在龙潭村村民眼里,这个祠堂和寺庙一样,有着淡淡的神秘色彩。
据说白伦生死后,村里的一些长辈梦见他穿着官服坐在法庭上劝人善良,所以人们在他死后把他传为神。
当时著名人士潘为轮圣白公庙落成题词祝贺。接下来的对联是:“生为义人,嫁为智神,口口相传,说这老头主持鬼法,梦中来告,劝善如在世。”
里面说的是百伦死后成神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