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理收藏:清代内容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五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管是否与周公、孔子有关,总之都是对某一类传世文献的编纂或整理,而不是一个人一次创造出来的。《易》是古代占卜用的文字和解释这些文字的著作。“礼”是古人记载的礼仪法规的规定和阐述。这两种文献只有在西汉时期才被收集成书,此后代代相传。春秋时期很多国家都有以《春秋》为名的编年史,但周、晋、燕、齐、宋国的《春秋》未能流传到后世,而《鲁国史家》所记载的《鲁国春秋》流传下来,多半是因为被孔子删减整理,所以被后世儒生尊为经典。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人把商周到春秋战国的几十篇文献收集成一本书,没有人把周初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收集成一本书,这些诗和文章早就以散文的形式流传下来了。整理和编纂的巨大成就可见一斑。
《汉书地理》和《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两部极具价值的地理学名著。当然,中国的文化宝库中有这两部巨著,要归功于班固和郦道元。但班和李的贡献并不在于他们自己的著述,而在于他们搜集整理了许多有价值的原始地理著作,使这些珍贵的资料不至于失传,流传于后世乃至今天。如果没有班和李,那么多价值高、篇幅短的原作就不会流传下来。
附言
《中国古代地图集》的编纂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83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组织合作。同时得到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组、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档案局以及全国相关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大力支持。才能对我国现存的古代地图进行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1986和1992再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本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图集编辑单位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文物局、外交部条法司、国家档案局、文物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辽宁博物馆、大连旅顺博物馆、陕西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南京图书馆、苏州碑刻博物馆、浙江图书馆。
《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册选战国至元代地图,第二册选明代地图,分别由文物出版社于1990和1995年出版。第三卷《清代地图选》将于近期出版。本卷所载清代地图主要由曹、郑、三人提供。经编辑组讨论、补充、修改后,按标题汇总成图,再经编辑组扩大会议讨论、选定。在收集和编写地图说明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所选地图有一些增删。
本卷每幅地图的说明及部分地图上所写的论文,均由编辑小组审阅,作者可能再作修改,最后由曹编定。论文的顺序是按照地图时间来安排的。本卷编辑组成员为:曹、郑、黄、牛仲勋、、秦、。在本卷编纂的后期,编辑组得到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蒋、副研究员艾、助理研究员张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