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经方治疗的核心是观察机理,用药。
●临床用药没有固定的套路,需要适应“机”。
●根据病机用药,不仅体现在“临床上观察机理”,还可以“先治机理”,这是“对症用药”无法比拟的。
●“方证对应”是一门技术,让很多中医初学者很快看到中医的实际疗效,从而坚定了学习中医的信心。过分夸大,不利于仲景“道”的传承。
张锡纯作为近代颇有影响的中医临床医生,对仲景经方评价极高。曾云的“吾夫愚作预言,异于钟石之萤火”,但在他传世的医案中却很少见到经方的“原型”。张善于创新方药,但他所创造的方药都有自己的根,即经书的脉络或骨架,“看似超越经书之象,实则入经。”没有对仲景理论的深入研究,没有对经方原理的深入把握,没有对病症机理的深入挖掘,是绝对无法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
久而久之,大青龙变成了龙汤。
儒家经典在不同时代的整体应用风格,必然是由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决定的。只有有意识地探索时空变化对治疗的影响机制,治疗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符合“天人相应”的原则。张锡纯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人的禀赋随天地之气化而变化,古今之气化可能不同,故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厚积薄发而不差,用在今日之时代,宜因时制宜。”」
经方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实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空间、地点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在张仲景的时代,有很多人受寒,而在张惜春的时代,有很多人感受到了温暖的邪恶。虽然发汗散热的原理不变,但药方必须随时间而变。寒敛多以麻黄开窍为基础,温泻多以游龙汤清利为基础。“连翘(一两)石膏(六钱,捣烂)蝉蜕(两钱,充分的土去掉)牛蒡(两钱,炒烂)...这一面的证据,也是《伤寒论》大青龙汤的证据。但大青龙汤适用于伤寒,这个适用于热病。对于伤寒,胸中烦躁过度者也可用大青龙代替,故称尤龙。游龙汤之所以使郁热散于表,是因为郁热阻滞行气。连翘、蝉蜕、石膏、牛蒡子作用于郁结行气,行气开,郁热自然以汗消散。”连翘不是发汗的药,就是各种草药,也没有谁说它能发汗。只有人有火气,用一两把就会出汗。“这正是我的意思。
圆机动法,白虎汤承气。
临床用药没有固定的套路,需要适应“机”。张锡纯以亲身经历对此做了笔记:“愚人孩童时,医者信吴有科,用大剂量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随意就有效果。我当傻博士的时候,当年信吴有科的人有很多事,只差十年。这里面有一个必然的机制,即使现在还不能知道机制,也要尊重这个未知的机制,而不是充耳不闻。药方是不变的,人的病是变的。坚持“对症下药”,无异于刻舟求剑,否则就和“信吴有科的人会有太多事”一样的错误。
张锡纯作为一个成熟的临床医生,一生都在思考天地之变理论、人与疾病理论、方剂理论。在他明白原因之前,他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努力去揣摩命运的变化,而不是跟着图走,去把握。“重用白虎汤可承气”是当时经验的产物,在“对症下药”的框架下应该很难容纳。张不仅喜欢用本方治疗阳明腑脏便秘,而且认为本方比原用承气方更安全。“愚治寒热证,在阳明肠燥结便秘时,常服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常大便通而痊愈,且无疑后下。”而“凡有证时能缓者,总用白虎汤承其气,或用白虎汤加人参汤承其气,其清凉润泽之功,总使大便软燥。”
张灿的经验能为今天所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张明确表示“要慎重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先有毛发处理机,后有小青龙从龙汤
针对病机用药,不仅体现在“临床上观察机理”,还能“先治机理”,这是“针对症状和体征用药”无法比拟的。中医一直说“未病先治,欲病后治,已病后治”,都是根据病机而非症状,用来区分医学境界的高低。“未病先治”的理念渗透在仲景书房的很多地方。比如小青龙汤的麻黄加减,就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
张锡纯深入了解仲景小青龙汤的使用机理,找到了一条创造从龙汤的新途径。“如果服用小青龙汤后,外感哮证反复发作,正气不聚。所以提前备了一方,用龙骨、牡蛎各一两,聚正气,用紫苏、半夏,降气化痰,称为从龙汤,可继小青龙汤后用。平均来说,小青龙汤的药性要用热来讨论。外感痰喘证十有八九是发热引起的,所以小青龙汤傻乎乎地用了三十多年,石膏一次也没加。也就是说,如果遇到的症状根本感觉不到热,就加五六元的石膏,让药的寒热平均。如遇因证发热,或伴有发热的脉象,须加二剂或一两剂石膏。如果是因为脉象虚,也就是脉象根本不热而在汤里用了人参,那就必须用石膏来补,这样才能用人参来温补。对于有烦躁或表里有热症状的患者,应加石膏两半或两半,可有疗效。用那么多石膏盖着,既治外感热又解暑中药。」
张汤的创制和小青龙汤的运用都与病机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在临床上贴合病机,才能意识到病灶的下一步变化,这和“对症下药”不是一回事。
观察机理,用药,方证一定要“本原为本”
经方分邪法、对症法、证法、自然法四种(《朱维举医学五书评论》),都有其临床价值。但其核心,或者说终极目标,应该是“验机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像张锡纯那样,因证因时地使用经方,才能在临床实践中不致混淆,借助经方的框架,构筑起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浩瀚大厦。机械地按照仲景书中引用的有限事例来“方证对应”,只适用于经典入门阶段。
方证的核心机制属于“道”的层面。古语云:“道无术不成,术无道不远”。“方证对应”是一门技术,通过介绍,很多中医初学者可以很快看到中医的实际疗效,从而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过分夸大,不利于仲景“道”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