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的历史渊源
最初的唢呐是一种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的乐器。甚至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译。唢呐在3世纪出现在中国,演奏唢呐的形象见于新疆拜城基齐尔石窟第38窟的艺妓音乐壁画中。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期,就传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明代古籍中有关于唢呐的记载:唢呐在中国广泛使用是在明朝郑德时期(1506 ~ 1521)。明朝武将戚继光(1527 ~ 1587)在军乐中使用唢呐。姬晓在他的《吴备之新书》中说:谁吹喇叭,谁就是在吹唢呐。明代王琦编著的《三故事画会》(1607)中有更详细的记载:唢呐,用七孔的小号制成;两端是铜做的,管子是木头做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但是在部队也是一种享受。如今,人们更多地使用它。明代王磐的《咏角帝》是形容唢呐最好的文章:小号大,调小,腔大。公务船乱七八糟的,涨价就看你的了。军队忧军队,人民怕军队。哪里可以评判官员?是真的吗?看到这个,我把这个房子吹倒了,把那个弄伤了。我只是把水吹走了。明代后期,唢呐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伴奏唱腔和演奏切牌。在以传统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乐器。相传明代宗室朱载堉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发展了眼管,为中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办金鼓社,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三,全国各地的唢呐班都会在此聚会。明末清初有乐社、贾班,清代至民国有马进班、班、银河班等唢呐表演组织,在当地有较大影响。沁阳一带有个说法,大轿子是用麻吹的,但是麻不吹你就不结婚,而且一女一夫到了,毛丹也不能吹轿子,就体现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根据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流派和两大流派。以沁河为界,分为秦北派和秦南派。秦北派以张氏、何氏、马氏为代表,秦南派以贾氏为代表。这从它的繁荣就可以看出来。在四大宗师的影响下,沁阳的唢呐社和唢呐艺人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十分可观。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沁阳唢呐班发展到30多个,从事唢呐表演的有400多人,呈现出村村有唢呐、村村有音乐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了300多首。在现当代的民俗和艺术生活中,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新的代表性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等。1997 65438+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