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怎么理解?
抗日战争时期,决心从可怕的战争中拯救古籍的郑振铎,偶然发现了一本由“清道人”编著的元明杂剧。此前,代代相传的元代杂剧只有百余种,而这个“古今杂剧”包括了242种元明杂剧。他把这誉为“仅次于敦煌石室和西樵的汉简诞生”。
“道士”是常熟图书馆“麦望关”馆主赵的本名。
今天,赵的父亲赵永贤的房子保存完好。门口柱子周围,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一榻春乐,上个月,百花集台书。”穷尽文人坐在书城的诗意人生图景。
对联的题词是铜剑楼的第四代主人屈。
铁琴通鉴塔
因屋内藏有一把唐代古琴和一把青铜剑,屈家后人将藏书楼由以前的“田玉斋”更名为“秦铁青铜剑楼”。这样的改变增添了一种英雄主义的感觉。
屈家真豪气。
他们藏书,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而且精力充沛,访书氛围广阔,就像他们打地铺说的“宁舍百亩地,不弃一两柜秘笈。”
他们也读书,以研究者的身份校对古籍,编纂书目,畅游书海,让知识成长,让历史开花,让智慧延续。
他们更护书,太平军围攻清军,进入常熟,挨家挨户搜查。面对刀光剑影的丛林,文弱书生曲冰卿上前一步,大喊:“军中有秀才吗?”军队里有学者吗?“让各行各业的人亲眼看看这位学者的正直。
秦铁统建楼广场
他们还赠送书籍,秉承“藏之以用”的理念,心里认为“书流通贵,可化身千万,可家庭阅读,且好而不多。”
新中国成立后,屈三兄弟遵照长辈的指示,将全部藏品无偿捐献给国家。
郑振铎深感震惊:“君子化私为公,将收藏的宋元明期刊、抄校书等捐赠给中央人民政府。收到后,他们莫名其妙地被打动了。”
涓涓细流,千回百转,一路欢歌,终成大海。
位于常熟市古力镇的秦铁青铜剑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里有两对一直广受推崇的。一个是“鹤独窥晨,邻鸡听夜琴”,一个是“凡入我室者皆君子,此堂满古画奇书”。
作者均为翁同龢。
翁同龢纪念馆
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个风云人物。他通过藏书继续书写文化遗产的故事。
2000年4月,翁同龢的第五孙翁夫妇带着上海图书馆整体收藏的《翁海外藏书精品》回国。翁藏书80种542册,其中国宝级8种。
翁同龢故居的正殿命名为“采邑堂”。其中,厅配的对联温柔而有力——“勉世泽不如好,但仍读书。”
读书藏书在常熟是一场没有接力棒的接力赛。
城市周围的春景
屈曾任常熟县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其职责是藏书、护书、赠书。他当年工作过的地方,经过改建和修缮,现在是戴彝学术博物馆。戴逸将其命名为“义善楼”。
常熟人戴毅总结自己的人生足迹,只是说:“我的一生就是读书和写作的一生。”
在戴仪学术馆开馆之际,他捐出了自己收藏的15000余册图书,使常熟的藏书更加丰富醇厚。
《德润史》是“人民艺术家”王蒙给戴逸的题词。
画家侯德昌写道:“笔底有数千幅作品,茅屋中尚有万卷书。”。
从“宁舍占地百亩,不弃秘笈一两橱”到“笔底作品千篇,茅屋犹存万卷书”,从“自述”到“他评”,时间跨度百余年,足见常熟人对文化传承的用心、信心和决心。
常熟的文化积淀已经成熟。
于越书房位于常熟虞山街东环路,是常熟市的一个公共阅读空间。一位读者在卡片上留言:“此时,我正坐在镇上的鱼雨自习室里,落地玻璃外是茂密的树木。一排排的书默默守护在自习室里,沙发间流淌着轻柔的音乐。这样的时刻谁能不爱?”
门外,书房的玻璃窗上刻着一行字:学习是第一步,学习以读书为基础。
创新不忘传承,传承不保守。常熟人深谙“按古人规矩开自己的生活”的道理,并努力践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美轮美奂。
枫溪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常熟尚湖湖畔。旗袍是这里的主要产业。这里介绍一件“乔治书法图案旗袍装”,面料上盖着苏东坡的歌“花谢红绿杏小……”,而且汉字的形状、大小、深浅都经过精心安排,古典气息四溢。
常熟有一家知识餐厅提供答题环节。如果结果可以接受,用餐有折扣。有各种各样的话题,包括“以下哪种美食是常熟的特产”“马是怎么睡的”“清代临摹古法掌握绘画基础知识的教材是什么”。
在这家餐厅,一份“小炒肉套餐”由五花肉、辣椒和东北大米烹制而成,食材来自世界各地,所以菜单上散发着汪曾祺的那句话,“四方吃,不过一碗烟火。”
一句“蚝油生菜”是杜甫《立春》中的名句,说“细生菜盛于春菜,忽记北京梅花开之时”。
“常熟山上有一朵花,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会唱山歌。民谣不是父母教的,我聪明得可以自己做。”常熟白猫民歌已经传唱了几千年。
白猫民歌
如何让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风采?
传统民歌《隔江杨树根绿》,曲调悠远悠远,高亢苍凉,抒发内心的悲凉。“我唱就唱,唱的人很吃亏。六月骄阳似火,晒背心。”
当代常熟音乐人综合运用现代音乐手段改编编曲这首歌曲;
“春日暖阳,大地滋润苗。麦苗绿菜花黄,都爱嗨。春耕曲应响,布谷鸟声声头叫,青山配天,美丽乡村我的故乡……”
《春山歌》是这首歌的新名字。
古琴
常熟素有“红木之乡”的美誉,苏式木制品成为优雅的象征。常熟东方红木家具艺术馆馆长姚向东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木雕修复富春山居图?
2015年春天,海峡两岸的木雕工匠携手,开始了对一级花梨木的制作。20多位工匠分别用通雕、雕、男雕、女雕等不同技法,把雕变成了刻,拿着刀当代笔。刀工们顺着黄的笔,把平面的富春改造成了半立体的红木木雕场景。
“海峡两岸的木雕家创作了木刻版的《富春山居图》,进一步使黄的杰作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指南。”台湾省三益木雕董事长蔡仁福说。
常熟古琴艺术馆
时至今日,黄海峡两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观察历届获奖作品,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两岸青年学生的手中被创造性地激活。比如说—
以“山”命名的调味罐系列,以调味罐框架的提手、罐身、浮雕,分别对应黄淡红色山水三要素的勾勒、绘画、渲染,诉说着一种深邃悠远的意境。
玉山蝴蝶椅是一套具有现代感和实用价值的蝴蝶椅,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家具“蝴蝶”中“开合”的概念,将常熟玉山的自然形态融入椅子的线条走向。
“熟能生巧”
平方器
庐山有一座燕子墓,周围草木茂盛。乾隆题写的石坊自有一番威严。
闫妍,常熟人,诗人,经常出现在《论语》中。子曰:“吾门有洼,吾道南。”闫妍也被称为“南方大师”。
《史记》记载:“子游已为业所收,为武城所宰。孔子说,听到弦歌声,孔子笑着说:‘怎么能用牛刀切鸡呢?’子游说,‘前者从大师那里学到,君子学道爱人,小人学道易。’子曰:‘二三子,颜之言也,序为戏之耳。"
9月28日,晏子旧居修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晏子思想背景、精神风貌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常熟在保护晏子思想的物理空间,拓宽晏子思想的精神空间。
环城河畔
张青莲出生于常熟市唐智镇,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他说,他在家乡上小学的时候,校长是个学者,因“诚实谦虚”而受到学生的崇敬。学校环境安静优美。“操场的一边有四棵笔直的梧桐树,象征着人要这么正直,这么高尚。”
母校校长的风范,家乡四棵梧桐树的姿态,参与了张青莲的人生成长和思想形成。
9月20日,“脊梁——庞薰琹艺术强国之路”展览在常熟美术馆开幕。从玉山脚下走出的艺术家早就宣称:“艺术也要走出象牙塔,走上十字街。”
展览的一部分是他在贵州80多个苗族和布依族村庄实地调查的结果。他说:“少数民族内心是单纯善良美好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内在美。”
常熟人善于发现和呈现一种“内在美”。
程楠第一场雪
4月27日,常熟举行散文诗集《寒窗孤梦》首发仪式。这本新书的作者高淳出生于1984。他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行动严重受阻。然而他用自己唯一能动的右手食指控制了鼠标,创造了文学。字数已经超过340万。
“好书就像黑暗中闪耀的星星,可以给失望的人带来一些光明,让美好的希望遍布大江南北。”高伟说。
画家姚新峰也致力于寻找河山大地的“内在美”。他居住的常熟市于海镇过去有许多渔村。他经常和渔民打成一片,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
姚新峰不时把自己的画拿给渔民兄弟们看。他们都乐了:这不就是眼前的场景吗?就是这样的场景,怎么画出来这么好看!再好好看看这一幕,别说,真的太美了!
位于昆承湖西路的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鼓励来自世界上百个国家的学生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世界联合学院
2065438+2008年9月,虞山书院在此揭牌,始建于元代的“文学书院”再次重生。学院成立了中国项目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全体师生心中。
书院总面积3800平方米,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白墙黛瓦,具有院落、水榭、亭台等苏式园林传统建筑元素。
“学术诚信自足,教育美好。”这是虞山书院学道堂门口用篆书写的对联,算是常熟文化传承的一个总结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