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儿童教育主要集中在妇女和体弱的老人身上,他们向儿童传授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所以在原始社会,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入生产生活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生存。而且在原始社会,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孩子接受的教育内容都差不多,教育机会也是平等的。

2.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自从人类进入奴隶和封建社会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阶级划分,教育也出现了不同于原始社会的现象。统治阶级利用自己的权利培养子女,同时剥夺平民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只允许他们和父母一起学习各种劳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已经出现。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学校,但幼儿教育仍然在家庭中进行。这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密切相关。

3.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大型工业机器的生产在欧洲迅速发展,包括家庭主妇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工厂工作,因此在家庭中抚养孩子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当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具备了建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必要物质基础。可以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幼儿教育机构出现的直接动力。我们可以说,现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4.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欧文幼儿学校1816。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了1-6岁儿童早教学校,是欧洲最早的儿童早教机构。后来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37在勃兰登堡成立了一个3-7岁儿童教育机构。1840,他把这个机构命名为“幼儿园”。从此,世界上第一个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诞生了。

5.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中国最早成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儿园(后更名为武昌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