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医生屈原,面对亡国之痛,悲愤交加,于5月5日把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汨罗江。为了不损害他的身体,人们用竹筒把米扔进河里。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人们会把大米装在竹筒里,扔到河里去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粽子”的由来。也就是粽子。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黍(五谷之一,形似黍,俗称大黄米,有粘性)被茭白的叶子包裹,称为“角黍”;把米饭封在竹筒里烤着吃也是有用的,叫做“筒饺”。
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因为水中含有碱,小米用叶子包起来煮成了四角形,就成了碱性粽子。现代常用糯米代替小米,煮出来的粽子是闪亮的棕色。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南北朝时期,杂粽子开始出现。也就是米饭里掺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增加了品种。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礼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
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诗人苏东坡有诗“粽子里见杨梅”。
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