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2月16年至763年2月17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与唐朝争夺主导权的内战,是唐朝兴衰的转折点。(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又称天宝之乱)
安禄山
原因: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包括经济矛盾、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内部矛盾等等。安史之乱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
流程: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公元755年,65438+二月,16年),安禄山起兵打仗,经历了唐婷反攻、长安失陷、马谡兵变、肃宗即位、安禄山驾崩、邺城之战、史思明之乱。
宝应二年(763年)春,田投降,将史朝义的母亲和妻子送给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到范阳,史朝义的部下李怀贤献范阳投降。石朝义无奈在林中自缢,其余义军投降,结束了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
结果:
这次安史之乱导致了人民的贫困,更多的社会混乱和无家可归。与此同时,藩镇割据,剥削加剧,边境不稳,唐朝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战后,朝廷将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增加了佛教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