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长的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古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一直沿用至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标志之一。大运河从南面的余杭(现在的杭州)开始,到北面的卓君(现在的北京)。穿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和天津、北京,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意义:
经济
元代开通会同河、通惠河后,京杭运河建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建立了完善的水运管理体系。600年来,运河成为真正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商业运输蓬勃发展。运河两岸涌现出数十座商业城镇,为古代经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元朝开通了海上运输,但每年从东南运来的数百万石粮食、贡品和官商的上亿消费品都要过长江过淮河,从海外运来的货物也要经过运河到燕京。汇通河故名汇通,是因为“长江淮河到达临清,商旅贸易往来,官员往来于福建、广东、交广、琼川、四川。”
从明朝到清朝,每年有400万石(1石约为今天的27斤,400万石约为5.4万吨)从运河运到北方。此外,还有数十万件苏杭织丝产品运往北京、江宁、苏杭织造局,这些织造局专营官用的丝、缎、纱、绸、布。湖广、四川、贵州的竹木顺流而下,北上入运河,到北京修建宫殿、寺庙。
产品交换和经济交流大大丰富了。明代北方植棉很普遍,发达的纺织业在江南。结果,棉花被运到了南方,布料被运到了北方。太湖流域被称为衣服和被子的世界,棉布和丝绸制品数百年来一直是运河上的主要商品。
杭州、苏州、扬州、淮安、济宁、临清、天津这些运河边上的城市,也因此成为商品集散地,商业的兴衰从来都与运河有关。乾隆年间,苏州徐门、吕门外的运河码头“因各省客货云集,自古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邵伯镇,以棉、夏、葛、标、黄草及米、豆、竹、木为主要商品,素有“江北第一大镇,御长十里,客、货众多”之称。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他沿京杭大运河南下,转战苏杭,最后到达刺桐港(福建泉州)。运河上的每一个城镇都能从他的游记中找到赞美:凌(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的货物很多,大部分是丝绸和香料。济宁的商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船只之多,令人难以置信”。徐州、邳州、青口、淮安等地商业、工业、农业都很发达,淮安的货运可达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繁华城市。周振(仪征)是运河的通江口岸之一。长江上每年航行的船只有20万艘,每艘大约载50万-1.5万斤。周振是盐、木材、大麻和其他商品的集散地。瓜州以工商业为主,生产丝织品和农产品。苏州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杭州是最繁华的。“商人那么多,那么有钱,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明朝永乐以后,除了官运之外,运河上的商业运输逐渐增多,并开始在运河上设置通关税。道光二十年(1840),户部向全国征收定额税400万两,其中近1/3是向行驶在运河上的商船征收的。
北京的什刹海、后海地区,包括积水潭,正是当年航海、水运的终点,千帆争抢泊位,非常热闹繁荣。积水潭应该不止一个码头,可以靠泊积水潭周边两侧。《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元朝的繁华景象。“相对较大的码头和最热闹的场面应该集中在离鼓楼最近的银丁桥和戴燕谢杰附近。高峰时积水潭被水覆盖,这是前所未有的。”
当时,文人聚集在积水潭享受葡萄酒成分,餐馆和勾栏迅速发展。元代最著名的都市杂剧主要活跃在积水潭一带,聚集了一批著名的杂剧艺术家历史学家说,当时元朝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都集中在积水潭。
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汇合,进入海河,最后流入渤海。水运高峰期,每年有2万多艘水车、654.38+02万官兵、3万艘商船从天津往返通州。运河的开通,让一个小小的支古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明代的漕运使运河通州码头非常繁荣。明代运河每年有1,21.43辆运水车,分十组,由1.24个卫生站的1.20多万士兵运输。由于距离远近,规定了各组的到达日期,井然有序,大部分水车返回通州空仓。每艘船只能在通州停留十天,最后一批船必须在10月1日返回。随着3月1日第一艘油轮的到来,也有大量的商船。当曹操转战他师时,便会掀起“万鞭”,举行数十场花市,沿途店铺献茶献果,贾船抛银抛料,堪比全北京的庙会。清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最后一艘油轮离开通州码头。
19世纪航运兴起,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降低。黄河移民后,山东境内河段水资源短缺,淤积较浅,南北通航被切断,淤积到地面。江苏境内水量大、通航条件好的一段,只能在小木航行。
社会
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漕运逐渐突破了其早期以政治职能为主体的格局,发挥了日益广泛的社会职能,成为维护王朝稳定、平衡社会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古代社会中后期,统治者巧妙地、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和控制,消除重税、灾害、物价波动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其突出的社会功能有两方面:一是耕作栽培,二是救济灾荒。唐宋时期,河火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制度,主要用于调节各地区因丰歉造成的收入、供给和粮食市场价格的不平衡。其中,宋朝的河火完全是通过漕运来实施的。明清时期注重粮食在平整耕地中的应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与唐宋时期不同,明清时期的平收主要是为了缓解粮食生产、灾害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完全是以调节市场、稳定物价为基础的。自秦汉以来,就有许多利用粮食救济饥荒的成功案例。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朝廷的常见之举。
京杭大运河展现了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水利和航运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名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巨大信息。大运河和长城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
政治
在政治领域,水运一直是历代维系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军事重心从经济重心中分离出来,漕运对于各个朝代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年复一年,朝廷实行南粮北运,几乎供应了北京所有居民的日常粮食,极大地支持了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同时,漕运成为支撑王朝军事制度的重要物质力量。历代四边征服的庞大的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和进攻以及各种战争,很多都是以漕运为后盾的。
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融合,方便了南粮北运。由于水上交通的便利,泽北沿运河两岸,许多城市因之而繁荣,积累了深刻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人将大运河视为“地球的史诗”,它与万里长城相得益彰,在中华大地上烙下了一个巨大的“人”字,也是一座汇聚了中华民族先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建筑。
水运在促进南北文化交流和地区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水运是专制集权政治的产物,这种制度有很多弊端;更重要的是,漕运也是封建王朝攫取天下财富的手段之一,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当中国步入近代社会时,漕运正在社会的巨变中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