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万分紧急!求阜新民间资料,越详细越好。

阜新历史悠久,文明原始。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是“玉龙之乡”、“中国第一村”。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长期的民族融合,必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在阜新逐渐形成多民族、多元文化元素的民俗文化特色,如饮食文化中的“喇嘛炖肉”、“喇嘛羊肉”、“蒙古大饼”;服饰文化习俗有蒙古族男袍、女绣袍、背心等。寺庙里的经典舞蹈是茶马舞;还有“祭敖包”、“那达慕”等蒙古族节日。民间工艺和习俗包括绘画、剪纸和放风筝。娱乐习俗有“奔黄河”、皮影戏、秧歌等。

阜新民俗文化概述

阜新秧歌

秧歌是在阜新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学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扭秧歌。是一种随着鼓乐的节奏愉快地扭动全身的文学活动。参加表演的人都穿着古代服装,拿着扇子或缎带,有的甚至打扮成各种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如唐僧取经、白蛇传、傻柱子和小妈妈。在领队的带领下,伴随着锣鼓声,秧歌队欢快地起舞,根据节拍走出各种队形。整个秧歌现场真是锣鼓喧天,唢呐声,彩扇飞舞,姿态曼妙,热闹壮观。

蒙古戏剧

20世纪中期,阜新蒙古戏在蒙古这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处女地诞生了。已在当地演出多年,曾在内蒙古、东北三省、北京等地演出,深受各族群众欢迎。因此得到了文化部的认可,并正式载入民族戏曲史册,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戏曲的一项空白。阜新蒙古戏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基础,是蒙古族唱、舞、装、诗、骑、射的综合艺术。

茶马舞

茶马,藏语,意思是跳舞和跳跃。俗称“耍鬼”“跳楼”。又名“羌母舞”,又称“金刚神舞”。它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印度。唐代,佛教传入西藏。后来被藏传佛教采用,成为寺院的“法舞”。300多年前传入阜新,定居在360多座寺庙中。19年代盛行,5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其内容主要表现为神佛联手,以神奇的佛教驱魔捉怪,以解除人间各种灾难,把人民从泥潭中解救出来。

黛安舞

黛安舞是蒙古贞部地区即阜新地区的一种蒙古族舞蹈,始于清代,起源于萨满教。它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品种之一。由于当时人们对疾病的恐惧,黛安舞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来驱邪治病。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群众自己驱邪治病的民间黛安。并加入了唱歌形式的舞蹈动作。起初,当你作为搭档演唱黛安时,有13名歌手和舞者。其中一个是主唱,其他12人唱歌跳舞。舞者们拿着白毛巾,一人领唱,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是双手挥舞,双脚跺地,节奏感强,风格简单奔放,呆板。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是一个热情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蒙古族民间文化的灿烂瑰宝中,蒙古族贞民歌是首屈一指的。蒙古族的贞民歌在民间广为传唱,代代相传。民间有个说法:三个蒙古族处女,两个歌手,一个说书人。蒙古贞民歌被认为是蒙古贞地区的百科全书。因为民歌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生活状况。如有表现部落生存发展的《雁》;有四位公主,表现了蒙汉联姻,还有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家乡的海大人等等。

脚包

敖包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即人造木材或泥土或石头制成的堆。在象形意义上,可以代表天、地、山川。在信仰喇嘛教之前,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敬天、敬地、敬山。认为他们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就崇拜他们,为他们许愿,祈求幸福平安,逐渐演变成祭祀敖包的习俗。信奉喇嘛教后,这一习俗一直延续。祭祀敖包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农历五月十三或六月十三。对敖包的祭祀规模大,形式多样。届时敖包将密植枝桠,四周悬挂五颜六色的走带和纸旗,上面写有经文,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宗教特色。

科尔沁好来宝

阜新呼尔沁地区的好来宝,主要以单口说唱或对口说唱、团说唱等形式出现。也有四个人自己唱,或者四个人一起弹胡琴,还有很多人说唱等团体表演。好来宝通过歌词内容展现剧情,用动作表情吸引观众,以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节奏感和幽默赢得群众的青睐。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轻皮影戏,是艺人用驴、牛等皮革制作的戏曲皮影人、布景、道具的总称,以人物为主。在阜蒙县于寺镇沙里图村,活跃着一个自发的农村驴皮影戏班。剧团的成员都是农民。他们忙的时候种田,闲的时候唱戏。剧目既有传统剧目,也有贴近现实生活的新题材。造型简约夸张,表演声情并茂,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面部表情,而唱腔风格介于二人传和评剧之间,用韵活泼豪放,辽西风格浓厚。

胡尔琴评书

流传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胡尔琴评书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无数蒙古族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和传承,展现出无穷魅力。胡尔琴指的是用胡琴说书的艺术家。胡尔钦评书是指以胡尔说唱故事为伴奏,以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为内容,以诵经、说唱、掌掴、表演为表现手段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

奔流黄河

《奔流黄河》发源于陕西、河南两省。民间俗称“转九曲”或“转灯”。阜蒙县于寺镇官员子婴村,流行“跑黄河”的习俗。“跑黄河”的习俗是明末清初传入的。当时陕西、河南到处都是旱灾、饥荒,很多灾民无法生存,只好“跑到关东”。灾民迁徙过程中,带来了当地“奔黄河”的习俗并传承下来。它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活动和独特的民族风俗。蒙古语意为娱乐,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聚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一种比赛:赛马、射箭和bok(摔跤)。如今的那达慕不仅有传统的男子三技赛马、射箭、博客比赛,还增加了乌兰齐木的文艺表演、电影放映、篝火晚会等新内容。同时要开展经贸活动,互通有无,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集文化、体育、经贸、旅游为一体的草原盛会。

石家子玛瑙节

2005年8月9日,阜蒙县石家子镇人山人海,彩球高挂。第一个“中国?十家玛瑙文化节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国首届“玛瑙文化节”,是阜新乃至全国宝玉石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来自美国、乌拉圭、广东、浙江等国内外的近万名游客和客商齐聚“十大世家”,一睹“中国玛瑙第一镇”的风采。

阜新剪纸

阜新地区的民间剪纸活动非常活跃。由于地处辽西,满汉杂居,相互影响,地域特色浓厚。它分布在张复县、清河门区、细河区等农村地区。罗家屯的李俊和彰武县二甲子乡左佳村的朱月兰的作品最为典型。李俊的剪纸作品受到已故民间剪纸艺术家李鸣宇的剪纸作品的影响,她即兴创作,剪、贴、画一气呵成。

阜新风筝

风筝,又称纸风筝,俗称风筝。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阜新地区放风筝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普及。每年二三月份,许多老人和孩子在空地上乘着东风放风筝。很多学校也把放风筝作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第二课堂活动。

阜新玛瑙

阜新玛瑙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0%,是中国最大的玛瑙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2005年全国玛瑙产品年销售额达5亿元,阜新达2.5亿元。阜新的玛瑙产品及其营销网络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东藏文化-花冰

冰花是普安寺佛教文化艺术的独特杰作。它的制作技术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是一件精美的油画工艺品。在藏传佛教中,有两种油塑工艺品,一种是酥油雕塑,一种是冰花。一般大型寺庙都可以看到黄油雕塑,青海塔尔寺的黄油雕塑在国内享有最高声誉。普安寺的冰花可以和塔尔寺的酥油雕塑相媲美。这件艺术品,以其无暇的洁白,妖娆迷人的姿态,玲珑婀娜的身姿,令观者目瞪口呆。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喇嘛炖肉

虽然喇嘛炖肉不在八大菜系的谱上,不像川菜、湘菜那么辣,也不像江浙菜那么鲜,但它有一种独特的风味,是角落里的一颗明珠。“喇嘛炖肉”,顾名思义,就是喇嘛炖的肉。阜新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端。天气寒冷干燥,蔬菜很少。只有秋天才能吃大白菜。为了在冬春缺菜的情况下长期储存大白菜,边民想了一个淹大白菜的办法。用一个底部有小口的桶形空白坛子,把洗好的大白菜放进坛子里,撒上适量的盐和水,然后用石头压实。这种淹白菜微咸不酸,可以存放很久,第一年也不会坏。“喇嘛炖肉”的原料是咸白菜和猪肉。

喇嘛肉粥

喇嘛粥起源于瑞英寺。因为是喇嘛用肉、骨头、米饭熬制的粥,所以叫喇嘛粥。煮肉粥时,先把锅里的肉切开,把肉和血分开。炖好后把骨头拿出来,放在一个大木缸里。然后把肉放进锅里,等肉熟了,捞出来放在一个木坛子里。此时将米饭放入油汤中,煮沸,小火煨制。等熟了,把木坛子里的肉和骨头放进粥里,补上。吃这种肉骨粥可以大大补充元气。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在药物治疗中,吃粥是最有效的辅助方法。曹次山的粥论是最吉祥的,“粥能悦人”是他的基本观点。可见“喇嘛粥”也是吃的最高境界之一。

喇嘛蛋糕

喇嘛糕是阜新蒙古族的传统糕点。它是以精制面粉、白糖、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瓜子、青红丝、桂花为辅助原料,用烤箱烤制而成。其特点是洁白如雪,口感香甜,口感柔软,富有弹性,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

蒙古馅饼

在辽西边城,蒙古族和汉族杂居,吃蒙餐并不难。一是这些食物很便宜,二是一般的店铺都会做。印象比较深,吃过很多次的食物是“蒙古馅饼”。“蒙古饼”是生活在蒙古镇区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原始食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和地域特色。“蒙古馅饼”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