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历史
自西汉元寿四年(公元前119年)郾城设杜妍郡。当时到处都是煮盐亭和盐河,“渎”就是运盐的河。公元7年(公元411),东晋皇帝伊改称郾城县,因“盐场绕城”而得名。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盐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气息。古代以盛产“淮盐”而闻名,古称“怀一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烹海为盐”之说,《史记》载“东海免海盐”。秦汉时期,“煮海为利,过运河为运”,已成为渔盐繁盛之地。唐代只有“东南富庶,半出边陲”的淮南盐场盐城“盐亭一百二十三家”。在汤宝英统治期间,有海陵监和盐城监,他们每年煮盐超过一百万万石。当时,盐城已经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都。在各地的地名中,还有一些与盐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名称,如团、灶、宗、土、仓等。“团”是盐区生产组织和灶户“聚炒共作”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有几个团,每个团有几个炊事员。旧时团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等地,如南团、西团、边团等。目前,大丰西团镇仍保留着地名与“团”有关的18个村、48个自然村小组。“灶”是人们炒盐的重要设施。中国有头灶、三灶、四灶等六个乡镇,85个村、368个自然村小组也以“灶”命名。“将军”是盐场人民共同生活的单位。明初大规模“洪武放逐”,移民来到大漠海滨烧盐。为了管理分散在沿海的炊事员,有若干地方井然有序。清朝嘉庆年间,东台福安盐场共有30位总经理。时至今日,沿海乡镇名称仍保留着“将军”、“将军”、“将军”等名称,全国有7个村、37个自然村小组以“将军”命名。“仓”,即盐仓,以死牡丹闻名的亭湖区便仓镇,曾是盐场临时仓储所在地。还有东台的三仓镇,以“仓”命名的11村和18自然村小组。“陀”是明末清初烹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类似铁锅,比锅略浅,直径三尺,深3-4寸。中国以“托”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草托镇、大丰的盘陀镇等。全市还有6个村、13个自然村小组以“陀”为地名。
郾城在周之前是怀一的土地;周属青州,春秋属吴,后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属东海郡;西汉初,射阳侯与刘分封封地,汉武帝元寿四年建郡,为郾城设郡之始。三国时属魏,郡县制废;西晋恢复郡县制;东晋艺兮第七年更名为郾城,是现在名字的开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朝初,仍为郡,属江都郡。隋末魏彻依盐为王,分新安、安乐两郡,唐初复盐城郡。宋朝属楚州;元朝属淮安道;明朝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监察区。1946年,盐城改名为叶挺城,但仍恢复原名。其他县的设置:清雍正九年设立阜宁县;东台郡建于乾隆三十三年;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延东、富东、建阳四县。响水县城新建1966。1983年,新的市管县体制被取消,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个县归其管辖。1987后,东台、大丰相继设市。1996年,撤销郊区,建立杜妍县。2003年,改市为亭湖区;撤销杜妍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原杜妍县潘黄、大纵湖、北龙岗、王楼、学府、宜丰、上庄、吴歌、北江、钦南、龙岗、郭猛、大港13行政区域为盐都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和原杜妍县的布冯、吴优、便仓三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
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这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
盐城在远古时代是一片土地,后来陈箓变成了沿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地区出土的古陆生化石可以确定,盐城至少在2万至3万年前成为陆地。阜宁县杨寨石器和骨器的发现,表明盐城最晚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以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体的痕迹。早在西周初年,鲁后主的鸟就命令夷民南迁。途中,一部分益民留在盐城定居。他们可以说是盐城早期的拓荒者。
盐城历史上盐业、渔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尤其是淮盐的生产。在先秦时期,盐是零星烹饪的。从西汉到清朝中期,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唐代,盐城也是中国的主要海港之一。据唐代新老记载,朝鲜高僧名为盛达、新罗王、金世信、日本大使素田真仁、小野石根、阿部中马陆,均在盐城上岸,前往长安或出海。明朝洪武年间,为了恢复沿海经济,朱元璋从苏州、松江等地大规模移民,盐城人口大增。盐城的手工业也相当发达。明清时期,建湖的周冶铁、李放烟火,东台的曹氏木雕,滨海的羽绒羽扇、泥塑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东台安丰的木芙蓉布,都是江淮之间的名品。
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盐城是革命老区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盐城建立党组织。1932期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参加地下党,办报纸宣传革命。1940 10,东部新四军与南部八路军在白苴狮子口会师,成立华中总指挥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陈毅任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从此,盐城成为苏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日大悟分校和陆毅华中分校为党在盐城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他们的战斗足迹。1947+00年底盐城解放。1948上半年,整个盐阜区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以及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盐城也是一个人人聚集的地方。在盐阜大地上,孕育了熊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北朝有名医徐道渡,清代有水利专家冯道礼。明清两代有诗人吴嘉基、陈玉书,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说书人刘敬亭。建湖“百戏”在唐代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中国杂技三大半摇篮之一。明代中期,还出现了以东台安丰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代盐城文人名流众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元末,曹艳盐场盐农张士诚出发去白居场。南宋末年,卢秀福是盐城长建的老乡。他是和文天祥同榜的秀才,是左丞相。他在崖山与元朝作战,把年轻的皇帝背到海里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珍是著名反清斗士史可法的得力干将。近代以来,马玉臻在三河、宝坻两县抵御外族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