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总喜欢拍反清电影?原来有很深的历史恩怨
蒙古作为我们的北方邻居,一直没有存在感。说起身边的周边国家,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南的印度,中南半岛的越南,甚至阿富汗近年来也经常出现在国际事务中,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也有一些消息。只是这个蒙古似乎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是,蒙古其实是和我们历史最深的邻国。而这个只有300万人口的小国,电影质量确实不错,其拍摄的现代题材与我们关系不大,就不多说了。蒙古毕竟是个小国,每年拍的片子数量很少。在这几部电影中,有几部是关于成吉思汗的。这个很好理解。成吉思汗是蒙古历史上最大的骄傲,也是蒙古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稍微怀念一点很正常。比如2012拍摄的《成吉思汗十勇士》,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忠诚、信仰、誓言”的故事。体现了所谓的蒙古草原精神。成吉思汗的电影没什么新意。今天主要介绍两部蒙古拍摄的历史题材反清电影。1.电影《阿努克顿》展示了满清王朝和准格尔汗国的战争。说到蒙古最著名的历史大片,恐怕就是2013年的《阿努克顿》了。电影上映后,票房在蒙古创造了历史纪录。后来被翻译成俄文和英文,并以DVD版本发行,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国内也能找到相关资源。这是一部以蒙古的视角展现满清与准格尔汗国漫长战争的电影。阿奴克顿是准格尔汗格尔丹的妻子,阿奴是她的名字,克顿是她的爵位,相当于匈奴的阏氏。影片描绘了阿奴库敦的一生,她是如何嫁给格尔丹的哥哥桑格的,后来桑格在权力斗争中被杀。在阿奴母亲家族的支持下,格尔丹派遣部队夺回了准格尔部落的首领,并按照蒙古部落习俗继续与阿奴结婚。然后准格尔部落在中亚崛起,鼎盛时期攻占了包括今天新疆、青海在内的大片领土。后来,准格尔部落东征喀尔喀蒙古,意图统一漠北,重现成吉思汗帝国的辉煌。喀尔喀蒙古向康熙求助。康熙皇帝立即率军亲自远征,在1697年的昭摩多之战中一举击败了葛尔丹的军队。阿努科顿在这场战斗中阵亡。影片用很大的篇幅描绘了赵默二人组战斗的全过程,战争场面拍得很有感情。不过作为影片中的反派,人物形象有点丑。这是电影《战地》中康熙的形象。在这位笑得像个傻子的将军旁边,是在这场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费阳谷。影片中,杀死阿努库敦的丰功伟绩被安排在他身上。是他用猎枪杀死了女主角。葛尔丹的主力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于是一蹶不振,第二年就死了。经过这场战争,电影对康熙的描写,展现了一代英雄。他说:“不要追盖尔丹,他现在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然后康熙下令军队返回朝鲜。电影也落下了帷幕。历史上,满清与准格尔汗国的漫长战争并没有在这场战役后结束。用了70年,直到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终于打破了新疆准格尔部落最后的权力,杀光了部落高于车轮的男人,准格尔部落才被灭绝。今天拍摄这部电影的蒙古,历史上是哈尔卡蒙古部落的后裔。在这场战争中,实际上是遭到了投靠清朝并请求援军的准格尔的攻击。据说,他们曾经是死敌。蒙古为什么要拍一部赞美准格尔的电影?这个问题,我们就从下面的“心之怒”说起。2.表现外蒙古牧民抗清的历史大片《心之怒》《阿奴克顿》上映于2013,心之怒上映于2017。据说上映后在蒙古也取得了很高的票房。以前国内有相关资源流通,但是没有翻译。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源。我们只能通过相关资料对影片有个大概的了解。影片讲述了清朝皇帝派往蒙古某部落的统治者的故事。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官员到来的场景。并描述了城邦聚集地的街道习俗。朝廷派来的官员负责收税。清朝打败准格尔后,也把漠北的喀尔喀蒙古纳入自己的统治。清廷要求喀尔喀蒙古王公每年向朝廷进贡,于是派官员监督执行。进贡物资主要是各种牛羊和皮毛制品,毕竟游牧民族只生产这些。当然,朝廷也会在当地开展互市贸易,从南方调运大量生活物资。问题是南方的东西太贵,草原上的牛羊皮太便宜。长此以往,很多牧民濒临破产。游牧民族的男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怎么能被欺负成这样,于是一群人开始反抗朝廷。结果他们被关了起来,然后他们逃跑了,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大反派的清官死了,当然主角也伤亡惨重。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表现游牧民族不屈不挠反抗清朝统治的电影。这部电影是精心制作的。可以看到人物服装设计的细节,比我们拍的清宫剧更有新意。别的不说,这部电影里清朝官员的头发更接近钱老鼠的尾巴,是清朝辫子的真实形象。电影里的清军士兵说着严肃的汉语,这个细节特别值得称赞。所以,现在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漠北蒙古那么反感清朝了。因为在清朝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3.关于漠北蒙古的一些史实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年漠北蒙古的经济情况。任何朝代的统治都是建立在收税的基础上的。满清征服喀尔喀蒙古后,每年都要提供一定的物资。因为晋商跟随清军远征,中原到蒙古的贸易和商路都掌握在晋商手中。鼎盛时期,晋商进驻蒙古各部落。后来朝廷觉得收税比较麻烦,就让晋商当“税包商”。此外,按照规定,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也定期进京觐见皇帝,这一大笔费用也是晋商提前垫付的。总之,在漠北蒙古人眼里,晋商和清廷派来的官员是统一的。他们相互勾结,剥削当地人。这个事情比较复杂。反正你只要知道,在晋商的精明运作下,这些外蒙古的王公贵族渐渐欠下了很多债务,甚至卖掉了所有的牛羊都还不了。可以说在满清的统治下,他们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在整个外蒙古历史上几百年都是这种情况,到了后期,当地的经济状况几乎濒临崩溃。所以外蒙古人口很少。这也是电影《心之怒》的历史背景。所以清廷官员说大皇帝陛下一直善待蒙古人,这是对外蒙古人的谎言。这也是蒙古人一直反感满清朝廷的历史原因。现在我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在几百年后拍一部赞美准格尔部落的电影了。大概在他们的心目中,当年如日中天的准格尔部落是成吉思汗之后最强大的蒙古政权,也是最接近成吉思汗复兴的蒙古,代表着草原人的野心。也许他们是为历史上喀尔喀蒙古人的祖先投康熙一票,联合起来对抗准格尔汗国感到惋惜。不如投降准格尔,一起对抗满清。直到今天,蒙古仍然对这段历史耿耿于怀。所以才会时不时拍这种反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