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让你看到人性之光,感受到读史的意义?

《慈禧全传》里有很多。只能说晚清的官员绝不全是腐败无能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不像历史教科书中那样面目全非。

恭亲王并不是历史教科书中诺诺被动的奴隶形象。早年,他致力于清朝,甚至愿意冒险遏制慈禧的权力,就像清朝的周恩来一样。

左除了实干能力突出外,为人也很傲慢,与晚清的官场官员基本上不怎么合得来。他在治军上花了很多钱,清朝年复一年的打赔款,国库空虚,这让筹军费的军机大臣们非常头疼。这就是他名气不如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原因。

慈禧太后性格活泼,个性强,喜欢铺张浪费,但也有勤快精明的一面。正是因为她和一堆大臣努力治理,才造就了同治中兴。此外,她还能以德报恩,对善待她的人往往给予丰厚的回报。有一个官员,在慈禧没有入宫的时候,帮助过她的家人。虽然此人资质平庸,但慈禧上台后,仕途亨通,无人能出其右。

当时有个秀才,本来是个谏官,后来因为罪被贬了职。按规矩,官职太小,不可能给慈禧太后折子。但同治皇帝死后,又为皇帝继承人的事发愁。没办法,只好自杀——临死前写了个折子,托人给太后写了封信。两宫太后看了,被它的正直深深打动。她不仅采纳了他的建议,还为它建了一座寺庙,享受永恒的香火。

湘军著名将领彭玉麟以士带兵,贡献卓著。他一生清廉,喜欢吟诗作画。早些年,我和我的一个亲戚梅姑一起长大,期待着能有一段感情。可惜,由于资历问题,我没能结婚。美姑去世后,深感惋惜,并发愿一生画一万幅梅花图,以纪念这位美人。直到他七十多岁才完成,他的梅花在当时的画坛是一绝。

历史从来没有教科书里那么生硬冰冷,但字里行间却常常能触动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