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玉器的历史发展

扬州的玉雕技术历史悠久,古书《诗经·愚公篇》中有“周勇公林朗”和“扬州公尧昆”的描述,将扬州玉雕的历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朝。虽然《愚公篇》中所指的扬州在当时是“天下九州”之州,但其历史渊源是可以考证的。1977期间,在扬州蜀冈鲁伟发现了60多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公共墓葬,包括石斧、石矛、玉璧、玉琮等器物,表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产生活,并有玉雕活动。解放后在扬州发现和清理的100多座汉墓中,出土了数百件几十个品种的玉器。到了唐代,扬州雕琢玉器,在手工业的繁荣中有了新的发展。贵族豪门用玉件装饰亭台楼阁,所谓“雕玉户”。在唐僖宗,盐铁历史的高骈在扬州建了一座“皇家建筑”,用金玉做了几十万件龙凤来装饰。高骈还将寻找多年的数万件扬州玉首饰呈献给朝廷。到了唐代,玉器为百姓所佩戴,饰品逐渐流行。到了宋代,扬州玉器已经发展成为陈设品,花鸟、炉、瓶等品种日益丰富,造型和玩味的艺术水平也大大提高。清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清宫近10斤、万斤的大玉山,多为扬州雕琢,其中万斤以上、被称为“玉中之王”的玉山,更是成为稀世珍宝,远近闻名。扬州玉雕技术发展到清代中期,可以说各类产品齐全,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扬州成为全国玉器材料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产品的主要生产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了在剑龙寺没有玉器局外,还在清廷承接了大量大型陈列玉器,每年还按年例向朝廷缴纳大量玉器。如著名的白玉如意,由和田羊脂玉制成,洁白无瑕,凝如脂肪,造型精致典雅。它被定为“扬州八大贡品”之一,每年大量运往宫廷,陈列在皇宫内院或作为“御品”赏赐官员。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近10件重1000斤、10000斤的大型玉器,多为扬州玉雕艺人所作。可见扬州的玉雕技艺和艺术水平,制作规模和操作能力,以及能工巧匠的数量在清代都是空前的。这些大型玉器的庄重、古朴、浑厚的特点与扬州中小型玉器的典雅、秀丽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以后扬州玉器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20世纪50年代,扬州玉雕业开始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玉石的主要产地。无论从品种类别还是技术实力,都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多次获得金、银、杯、宝等国家级质量奖。目前,扬州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名人1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72人。几十年来,扬州玉器层出不穷,佳作层出不穷,保留了传统玉器的醇厚古朴风格,以典雅精致著称,扬州无疑是现代中国玉器的杰出代表。

今天的扬州玉器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优良技艺。艺术家们设计制作了大量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玉器,其艺术水平仍居世界前列,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扬州玉器可分为炉瓶、人物、花鸟、动物、古玩、山雕六大类,品种齐全,色彩多样。70年代初制作的白玉宝塔炉,在全国玉器鉴定中一鸣惊人。于1981在东京和名古屋的专柜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白玉五行塔,雕刻于1986,七层八面,高105厘米,宽32厘米。用8条玉链和440圈链从四个方向连接四座塔,是历代玉塔中罕见的杰作。同年的聚珍图玉山,高1.20厘米,宽90厘米,重1,000多斤,以名家石雕为主题,集乐山大佛、大足大佛、龙门大佛、云冈石佛于一体,形成了一座深邃隐秘的世外桃源。展出时引起轰动,首都新闻界纷纷发布消息,给予高度评价。香港报纸称,这座碧玉山是中国在清朝乾隆年间制作的《大玉治水图》之后,近200年来唯一见到的玉宝,充分体现了中国玉雕技艺的新水平。1989年薄胎工艺雕刻的蓝宝石“生日快乐”和1990年紫山雕刻工艺雕刻的白玉山“大千佛”均获全国金杯。以上五件玉器经国家鉴定为珍品,现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珍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