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丰富内涵及其人文精神,以及立足现实、认识过去、面向未来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问题意识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没有思考的难度,就不可能实现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主动成长,也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和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获得力量,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一、充分利用知识结构,融会贯通,史论结合,从历史中探讨,让学生学习历史智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讲授主语结构有四个好处:(1)掌握结构有助于解释许多特殊现象,使主语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因为除非你把某样东西放入一个结构良好的模式中,否则你会忘记它。(3)有助于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而达到类比的目的。(4)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也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相互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要用一些哲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知识技能的转移,做到举一反三,取长补短。所以我在分析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时,师生合作,重新整理教材,设计了以下知识结构:政治: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史实:与辽、西夏、金并立,战乱频仍)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史实:北宋出现“交子”、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需求(史实:北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对外关系:频繁的海外贸易(史实:北宋使用指南针导航)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史实:频繁的民族战争和垄断场地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结论: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结构,增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哲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历史问题,从而深刻地揭示历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它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学到了历史智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二、有效利用课本、学习窗等中的图片。,坚持体验和互动的原则,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忠告》一书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对知识的独特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你不可能真正对知识感兴趣。历史不能再现,但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画面去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真实而持久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内外联系,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古今的变迁。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图片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讲德意志帝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时候,请先看看德意志帝国的图片。让学生找出这幅油画中的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然后问以下问题。问题1:“俾斯麦生日那天,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把这幅画送给俾斯麦作为生日礼物。如果你是威廉一世,你为什么选择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学生们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在这幅油画中,俾斯麦,唯一一个穿着白色军装的人,在中央,凸显其重要地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将这幅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俾斯麦,以表彰他作为普鲁士首相在德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问题2:“图中的人物都穿着军装。为什么?”它表明,在德国统一的过程中,它主要依靠封建勇克贵族的军队。问题3:“如果你是当时德国的居民,你主张用什么方式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学生们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当时的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才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问题4:“为什么普鲁士王国完成了德国统一的任务?德国统一的意识形态原因是什么?”结合德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学生可以理解,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普鲁士成为当时欧洲躲避宗教迫害的人间天堂。到1703年,大约有两万名胡格诺教徒从法国迁到勃兰登堡定居,占当时城市居民的1/9。这些人都是有一定资本的能工巧匠或者商人。结果,法国工商业损失严重,而普鲁士却从中受益。除了法国移民,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大量涌入。移民为其复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鲁士比德国其他各州更早地实现了经济复苏和高潮。询问问题5:“看课本上‘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图片,了解俾斯麦被称为铁血首相,主要是指他在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的过程中采取铁血政策。那么,俾斯麦是如何带领普鲁士完成统一任务的呢?德意志帝国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宣告成立的?有什么意义?”结果很明显: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帝国于1871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在法律上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首相是帝国国家体系的中轴线,权力很大。德国统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封建勇克贵族的军队,军事力量也很大。所以德意志帝国的特点是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德意志帝国不过是普鲁士的扩张。使学生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探究问题6:“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为什么德意志帝国不可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为什么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完全不同?”最后,请大家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谈谈美、英、德、法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些政治问题。通过图片的引入,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国宗教改革、法兰西共和国、美国民主共和国、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五个部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体验,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也巧妙地引出了古代商鞅变法的理论,“不共治天下,不必师古。”人们认识到,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充分利用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效利用教材资源,适当补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运用古今纵向比较和中外横向比较,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视角思考,以世界的视角认识历史,主动学习。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考的基础。正是通过比较,我们理解了世界上的一切。”实践证明,创造性地重组整合教材,通过比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知识的同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不断吸收新的教学趋势,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坚持发展性原则。比如在生态史教学中,要加深对历史中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两组,要求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的一面:荀子的本性是有规律的,他用它来控制自己的命运;老子的无为,顺其自然;智者派关于人与自然的探讨:斯多葛派的人对自然的适应是最好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的文学创作《寂静的春天》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如今,要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消极方面:烧垦、大跃进、工业革命和美国西进运动破坏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等。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学会运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对史料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总结,最终得出结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自然的存在还是人的存在,都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为基础,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大自然,而应该平等对待大自然。过度利用自然必然会损害人类利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家园堪忧。人类应该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上犯下的错误,对于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对较晚的国家,是否应该调整思路,是否应该对体制和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如何在符合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2)历史教学中选择独特的视野也很重要。比如比较洪秀全创立的拜神,康有为的改革活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洪秀全将基督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农民平等主义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崇拜上帝的宗教。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文艺复兴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和宗教改革的帮助下进行的。这些历史事件既反映了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妥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通过对比国内外这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可以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思考,从世界的角度认识历史,开阔历史视野,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第四,营造轻松友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有幽默感,给学生以现实感和历史感,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又要把学生培养成心理素质良好、人格健全的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发展个性,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历史教育的重点不能局限于历史学科,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在谈到百家争鸣的内容时,我随口问了一个问题:“孔子生活在哪个社会?”大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社会。”我忍不住笑了。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居然被学生恶搞。我不禁为学生们感到难过。但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这个时代,接触过社会上很多不好的现象,不应该对学生要求太高。我冷静下来,为什么不借此机会进行一次特别的讨论呢?我笑着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子曰:“父母在此,不远游必好游。”因为古代交通落后,一旦远行,一年左右都回不了家。如果孩子不在的时候父母出了什么事,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父母,造成终身遗憾。今天交通发达,“父母不远行”的教训当然可以弱化。但是,“父母不远行”并不是说人永远不要离开父母,而是说即使离开也要保持稳定的联系。“方”字的意思是有固定的地方。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固定的联系方式。可见,孔子提出的很多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宝库。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问了三个问题。问题1: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和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只能说他落后,不能说他黑。在奴隶社会,出现了孔子和老子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他们的思想直到今天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什么?问题2: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会接触到哪些关于他们的言论?你赞同哪些观点?你有什么不同意的想法吗?请告诉我你的理由。问题3:他们的思想如何帮助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这个班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课后,我也给了同学们以下建议: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找。如果你觉得这些言论对你有帮助,可以摘录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正如学生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讽里有爱迪生。不要忙着启动它们。你不必等到坐了蒸汽轮,点了灯,学了微积分,才意识到他们是你的小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学生一起玩。在轻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获得反思历史、追忆历史智慧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5.从高一到高三打好基础是成功的关键。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分析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个过程中,会大打折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充分利用课本的内容、题目、史料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找到其中隐藏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注重解题指导和学习方法指导等。从高一到高三,只有持之以恒,打好基础,才是成功的关键。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正如冯老师所说:“当思维活跃时,思想之树就会深入人心;当思维活跃时,思想的常青树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