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头古村的历史沉淀

大旗头村的村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初钟、郑恺的祖先迁居大桥头定居创业——清同治二年,向清廷投降)属于大桥头村初创期。这期间,村子人口不多,最多只有40户左右。村落的空间形态显示,郑主要分布在村落的西南面,钟主要分布在村落的北面。两个姓氏是独立的,但是在村里的事务上是合作的,比如抗匪,解决两个姓氏之间的纠纷。据的后人郑(现居澳洲)回忆,早年在村的东西两侧建有一座帝王庙,供奉洪圣王。庙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谈判的地方,解决纠纷郑和钟在村里。两个姓氏的人口也大致相当。

第二阶段(同治二年——民国末1949),大旗头郑氏后人郑少忠对全村进行全面重建。相传,郑少忠因孝顺父母回到家乡,开始准备重建私宅。然而,他最初的提议并没有得到郑氏族长方(康太公长子)的积极配合。最初,打算重建郑氏家族所在的整个地区。由于长房支部(于人支部)的阻力,他的想法没有实现,只好把改造的重点地区集中在自己的支部(三房裕利支部)当时他已经是广东水师提督,排名第一,在农村很有人缘。因此,在重建过程中,郑少忠仍然刻意突出了三防制的地位和力量。整个建筑群的布局以郑祠堂为中心,祠堂旁建有自己的史书。这一方面凸显了它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郑少忠的孝心,以示他将永远与祖先同在。在建筑朝向和层次上,也刻意与村中其他郑氏支系和钟村民聚落区别开来(见图1-1和图1-6)。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其他地方的民居建筑朝向为东北-西南、西北-东南,而郑少忠建造的建筑朝向为东西,民居建筑朝向为东,寓意“紫气东来”。还聘请专业设计师(风水师)勘察设计。建筑面向正东和南北,形成一个像军营一样的整洁的村庄布局。同时,结合整个村庄的空间方位,突出了郑少忠对军队的贡献和在战场上杀敌的将军形象。村中的建筑群落以御敌为基本理念,加强了核心部分——郑少忠及其直系后裔住宅的防御。整个村落既体现了军营整治的形式美,又体现了村落防御的实用功能。这一时期是大旗头村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村庄整体形态、结构、功能最为完善的时期。继郑少忠之后,村里的第二个姓郑忠的人进一步改善了村庄的建设,最终形成了一个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宏伟村庄。

第三阶段(建国后——1980年前后)建国后,郑少忠在大旗头的房支被视为反动地主阶级,其古建筑群被红六团称为地主庄园,即当时广东的“宁国府”、“郭蓉府”,并撰写了《三水县大旗头村郑锦地主庄园调查》。随着土地改革、破除资本主义、五反、推翻孔家浜、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革命群众运动和无产阶级专政运动,大旗头村的历史遗迹,尤其是家庙、祠堂、大宅、宝塔,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围绕郑少忠及其族人修建的各种纪念性建筑,不是遭到严重破坏,就是被挪作他用。建威地曾经是大旗头小学的教室和活动室,因此有过多次增建、改建等严重的损毁和破坏——墙壁被粉刷粉刷,加了门窗和隔断,原有的门窗被堵死,原有的室内匾额、对联全部丢失,家具全部丢失。珍味地被改成了牛棚。尚书第的情况也差不多。这里曾被用作仓库和食堂。只保留了尚书第的头像,东立面保存完好。然而,大厅的内部结构已不再相同。原来的抬梁结构已经换成了简易的棚子结构,大厅里的阁楼也全部不见了。屋顶上其他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和陶塑,如郑祠堂和将军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郑少忠的原始画像和这家人收藏的古董都被毁了。这些对深入研究郑少忠及其家族的发展史、大旗头村的近代史及其历史文化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第四阶段(1980-2005),这一阶段的村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深入发展,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大旗头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村里的青壮年一代已经不喜欢住在这样阴暗潮湿的古宅里了,因为当年的房子为了防盗防贼的防御要求,窗户都很小,室内明显采光不足,潮湿。这样的古宅,对于追求它的人来说,是非常潮湿的。这样,那些有钱又想提高生活质量的村民,都搬到了盖楼的村外建房,而那些没能搬到村外的,以及那些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对村子本身和历史都有着深刻的记忆。此外,还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被出租给外地农民。由于村里人口锐减,很多传统民居无人问津,时间久了自然荒废废弃。2004年,古建筑内的居民几乎全部迁出。

(2)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加强了对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审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大旗头古民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1994大旗头村被评为三水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被评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被评为广东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6月,大旗头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村)。

2004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第一村。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古村落保护和改造的投入力度,这座岭南奇葩古村落重现新气象。大旗头村传统上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村庄,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有过一些碾米、酿酒(当地的一种特产米酒)等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业,但总体上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落。村民只在农闲时去附近的乐平、西南、佛山从事贸易和手工业活动。“所谓‘八工一职大率培植,其余交易’(《三水县志》)。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不断,生产力受到严重打击。解放初期,大旗头的整体生活条件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大旗头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恢复到发展再到繁荣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该村的经济结构也由传统的纯农业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经济适度增长,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年均产值显著提高,逐渐成为该村第二大增长力量。生产方式也由纯手工生产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注重市场变化和需求,形成了以城市为依托、注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的基本趋势,由水稻种植向农业生产等经济效益高的专业生产发展。村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三)经济产业1。在农业经济发展史上,大旗头的农业生产一直是该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即使是改革开放后,农业产值占全村总收入的比例也是最高的。以上表为例。1985-2004年期间,农业产值在1987、1988和2000年的比重约为70%。除了这三年,大旗头村的农业产值基本保持在85%以上。原因如下:(1)虽然大旗头村的农业生产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不同时期在生产方式和农业内部结构方面仍各有特点。改革开放前,大旗头历史上的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间作经济作物和蔬菜以自给自足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周边城市和村庄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大旗头村在农业生产领域迅速调整生产结构,从传统的水稻生产转向集中力量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大棚蔬菜,建设了一批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水稻、西兰花、西红柿、奶白菜、冬瓜等。同时,大力发展池塘养殖,池塘养殖产业已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从区域经济格局来看,佛山市三水区位于佛山西北部,整体经济实力与顺德、南海、禅城区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加上大旗头村在发展工业方面存在原材料缺乏、交通相对闭塞、村民创业创新意识不足等先天不足,大旗头村在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相对滞后,农业经济产值进展缓慢。2.工业经济发展如表1-3所示,大旗头村的工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从1985到2004年的近20年间,大旗头的产业发展在1986-1988和2000-2004年两个时期略有起色。统计显示。1986-1988期间,大旗头工业产值占全村产值的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村里建立了制砖厂,村里的工业产量因为投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村里总产值的贡献还是比较小的。而且由于污染、原料、竞争等问题,砖厂不到三年就倒闭了,所以从1988开始,大旗头的工业发展又恢复了沉寂。从1989到1999的10年间,大旗头村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生产规模和产能。进入2000年后,村里开始加工五金,生产其相关产品。因此,大旗头村的工业收入从2000年开始恢复,从前一年的1.3万元(1.999)恢复到25万元(2000年)。随后几年,工业产值一直保持在20-30万元之间相对稳定。究其原因,在我们看来,主要在于村民观念相对落后,村内现有资源不足,交通相对封闭,以及政府在发展思路上对大旗头村的定位。3.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时期的大旗头村,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第三产业,唯一的商品交易行为主要是实物交易,不具备商品经济的特征。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解放后几年,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杂货店出现。如果从严格的产业形态来看,大旗头村的第三产业应该是真正出现的,主要是围绕着大旗头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相关产业(交通运输、餐饮贸易、建筑承包等服务形式)协调发展的基本局面。就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而言,旅游业的贡献率仍然非常有限,尤其是在90年代初中期,第三产业的主要贡献者是交通运输和建筑承包。65438年至0994年,大旗头村被当时的三水市定为第二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后,在思想上没有隔阂的情况下,人们对郑少忠的个人历史和大旗头古民居群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感兴趣。在保护文物和了解历史进程的推动下,大旗头村被越来越多的人参观。在这种情况下,三水旅游局、乐平镇市政府、大旗头村开始关注大旗头古民居。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大旗头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从2000年的16597.5元增加到2004年的559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