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里关于河南人的故事。
元朝从始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到元顺帝从大都(今属北京)逃长城,历时不到一百年。虽然一度鼎盛,但内部矛盾、冲突、自相残杀的情况很多。从武宗至大元元年(1308)至舜帝即位(1333)的25年间,元朝易手九主,所以有“席不温”之说特别是元末,由于蒙汉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继续流亡生活,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再加上黄淮多次泛滥,农民无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351年,元末爆发了最大规模的红领巾起义,汉和在颍州起义。随后,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纷纷响应。经过十几年的战争,朱元璋逐渐消灭了其他势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政权。然而,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却面临着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局面。由于连年战乱,战乱最严重的中原地区土地贫瘠,人口锐减。据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早在“郑铮五年(1345),伊洛河泛滥,淹没数千人,空留十间”,“郑铮二十二年(1362),洛阳、偃师、金梦三地大旱,百姓相食”。天灾人祸齐来,导致豫、冀、鲁、皖北等地区“路不通,人绝”(《实录》卷二十九)。这一时期,距离战区相对较远的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相对繁荣,所以人口繁荣,地窄人密的矛盾逐渐显现。鉴于这种情况,要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和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初年就果断开始大规模移民,山西被定为移民迁出的最重要地点。“从山西两省(平阳、太原)疏散出来的五州(汾、辽、濮、鲁、秦)五十一县的人民,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使生产有所发展。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发生了“京南之战”。战争持续了四年,世界被摧毁的程度超过了明太祖时代。结果是“中原一片荒芜”(《史明·石》),这又一次加剧了中原的荒凉局面。因此,明朝皇帝朱迪不得不继续大量移民,以补充人口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持续了三代五十年,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明初移民的事实,在《明史》、《明实录》、《续文书通考》、《日知录》等中都有记载。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政府对移民采取了鼓励和奖励的政策,被搬迁的人每户给220块银锭作为安置费,让他们买牛、买种子、盖房子等。,并免除三五年劳役。那么,为什么洪洞的大槐树对山西移民的影响最大呢?这是由于山西人口密集,是晋南推广的第一地,洪洞县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北至幽燕,东至齐鲁,西至南通秦书、和龙,是晋南平阳人口最密集的县。明代移民虽然不是专门移居洪洞的,但对他们的关注是很自然的。洪洞县西周为阳侯之国,秦汉时设阳县,隋朝改为洪洞县。县城北郊贾村西有一座公园式建筑。据(洪洞县志)记载,明代,此为广济寺,建于唐贞观二年。这座寺庙很宏伟,有高大的大厅和众多的僧侣和朝圣者。唐宋以来就有了宅院宽大的驿站,派驻驿官办理业务。广济寺旁,有一棵“槐树几棵,树荫几亩”,阳关古道从树下经过。为此,明政府在广济寺、大槐树等地设局,集中移民,安排队伍,派人“据川都城”。元末时期,河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天灾人祸,人烟稀少,荒无人烟,而中原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据地,河南必然成为移民的重点。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有63个县有移民。据我国有关历史文献记载,“从山西迁徙到河南的,最多的是张德(今安阳)、怀庆(今沁阳)、贵德(今商丘),河南(今洛阳)、汝宁(今汝南)、南阳(今南阳)也不少。”洛阳所在的河南省,据记载有不少来自永宁(洛宁县)、金梦、偃师、洛阳县的山西移民。根据一些族谱和碑文记载了迁民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大部分是洪武、永乐年间迁来的。虽然没有一些村落宗族的记载,但都知道来自山西洪洞县槐花。据明代通化《河南通志》记载,明初洛阳郡有82841人,永乐十年(1412)有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有85124人。据《偃师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有3961户,29125人,永乐十年(1412年),全县有4017户。这些是移民后的数字。我们所见到的部分族谱、石碑摘录如下: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偃师县华杉乡尤店村续写(滑氏族谱),上面写着:“我滑家住邙山,洪武六年前从山西迁徙,至今已四百余年。.....考明史。洪武朝的户部郎中刘下乡了,古代狭乡的人都搬到了宽乡,那里没有土地的利润,也没有失业。据他所说,他曾迁居山西泽和河北鲁珉,并多次迁居浙江西部和楚地山西岷...然后他来镇压滑家,这无疑是明初的事!”尤店村西华老坟里有块碑:“我是从山西洪通(窑洞)搬来的……”。偃师寇店韩宅赵家谱。语录:“我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到河南洛阳县东南五里的孙和庄,后改名杨佩屯。”《韩斋(大明张弓老人墓碑)》云:“老人是张氏先祖,祖籍山西长子县南河村。因国难大乱,遂随母往偃师郡。”洛阳《王氏祖碑》载:“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河南洛阳北窑天华岭...明中叶由洛阳北窑移至洛阳高崖寨。”清道光《偃师县乡村王氏族谱序》写道:“我王家住漯河北岸邙山脚下,自明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王家谱序》和《华杉乡官窑祖师碑文》均有记载:“祖师怕贵族,原籍山西阳城县大王庄,明洪武初年迁燕,至今六百余年。”宜阳县城关乡村青干隆三十四年(1769)的《顾氏祠堂创建与修缮》碑文上写着:“明初,顾氏自山西洪洞迁至宜阳县寿安左,至今四百余年。“根据益阳的裴氏族谱,其祖先是明洪武二年从山西闻喜迁来的。当时,裴诚夫妇带着五个儿子,现在已经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在三乡的可乐湾、杨圪塔、尤口、严阵等地。益阳徐氏老八门族谱显示,我们的祖先在明朝洪武七年从山西迁到益阳玉泉,已经繁衍到19代。益阳联庄王氏族谱显示,王氏始祖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庄迁入。当初只有母子四人,现在已经倍增到1927人,分布在宜阳县的联庄、彰武、韩城、严阵、狮岭、赵堡等乡镇。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邦瑞是有名的支持王家的人。董兆保(张氏祖铭)载:先祖尤良公,山西洪洞县八正村人,大明永乐年间迁居河南宜阳董兆保。新安县陈氏族谱表明,我们的祖先是在明代从河南省新安县普坂迁到厝兴村的。六百多年来,人口繁衍迁徙,现分布在益阳、新安、济源、渑池、金梦、洛阳、嵩县、卢氏等地。从以上所列数据来看,明初洛阳地区有不少山西移民,说明大槐树有集中移民是不争的事实,但具体有多少人无从考证,有待进一步调查考证。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从山西迁来的,但一般认为他们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代。移民迁入新居后,大多在新居的院子里或门口种上槐树,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总之,明初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客观上缓解了土地与人口的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恢复了生产,社会秩序也逐渐稳定。所以搬迁政策应该说是一个成功的政策。关于槐花迁徙到当时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以“复小脚趾甲”、“背着手走路”、“解手”的来历最为生动。“谁是搬来这里的古蝗?脱掉你的小脚趾,检查你的指甲形状。”据说所有从洪洞搬过来的人,小脚趾甲都有一个裂缝,好像是两个小脚趾。据说明政府为了落实移民种地的政策,还实行了优惠政策,比如给予川资路费、安家费等。然而,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谁不想家,千里迢迢去异乡?所以明政府在迁人前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聚于大槐树下者,三日内必须到达。”愿意搬家的可以在家等。“人们闻讯后,晋南、晋东南、晋中的人都来了。第三天,数百人聚集在大槐树周围。他们结婚生子,暗暗祈祷神灵保佑平安。突然,一大群官兵围住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个大官在官兵的簇拥下宣布:“大明皇帝下令,凡是来到大槐树下的,一律清除。”这个命令犹如晴天霹雳,他们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人们哭喊着,咒骂着,给父母打电话,一片混乱。但无济于事。然后,官兵们强迫人们登记并发给他们照片。每次登记的时候,让拆迁户脱鞋,用刀在每个小脚趾上划一刀作为记号,防止他们逃跑。所以到目前为止,移民后代的脚趾甲都是复杂的,据说是因为被剪过。护送拆迁户的时候,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把拆迁户用绳子捆起来,再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人们一步一步转过来,大人告诉孩子:“这是我们的家乡,这是我们的家乡。“因为移民的手臂被绑了很久,手臂逐渐麻木,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后,大部分移民都喜欢背着手走路,他们的后代也沿袭了这个习惯。押运期间,由于路途遥远,经常有人要在路上小便。这时,他们只好恳求官兵:“先生,请你方便一下,我要小便。“随着次数的增加,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就说“先生,我想收手”。以后“解手”就成了排便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