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的历史演变
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安徽徽剧、湖南祁剧等“外江戏”班,去过广州、潮州、汕头等地,最后进入梅州,在那里流行。因为当地有很多擅长读书、喜欢学习普通话的人,大部分都能听懂普通话。还有很多地方歌剧团用普通话演出,不存在交流不便的障碍,所以扎根梅州后发展很快。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后被称为“客家汉剧”、“星美汉剧”。1933年,广东梅州大埔县人钱若初先生撰写《汉剧大纲》,定名为《汉剧》。因与湖北汉剧不同,后被命名为广东汉剧,从此确立。广东汉剧班社除了流行于广东的汉江、东江流域,还经常到闽西、粤北、赣南等地巡回演出。广东汉剧与安徽徽剧、湖北汉剧、湖南祁剧有关,与京剧、湘剧、常德汉剧、闽西汉剧同源。从外江班在广州、潮州演出外江剧,到冠名广东汉剧,最后落户梅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军阀混战和社会动荡,外江剧随着城乡经济的崩溃而衰落。抗日战争时期,阶级俱乐部凋零,艺人流散,粤东皮革春成绝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大埔民生汉剧社(原依桐国乐社)、梅州一广汉剧团、文光汉剧团相继成立。1959年广东汉剧团成立(1959年改组为广东汉剧院),广东汉剧进入了完善发展的新阶段。1960之后,惠州、梅州、韶关等地出现了十多个专业剧团,业余剧团也不少。《王琦秋江》和《一袋麦粒》分别由珠江电影制片厂在1962和1965拍摄。从1966到1968,广东汉剧专业表演团体在“文革”的冲击下或解散或合并。1969年,只有梅州和惠阳两个汉剧团。1973汕头戏曲学校复课时,汉剧系分离划归梅州,成立梅州戏曲学校。此后,广东汉剧院落户梅州。从1977开始,各县专业汉剧团陆续重建,1978恢复广东汉剧院建制。从1979到1982,剧目生产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在艺术改革方面,作者探索了吴京、吴声对“炸声”、“子后”的发音和唱法的改革,进行了用原声唱法代替萧声假声唱法的实验,在舞蹈设计和武术结合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尝试。1982在香港演出,恢复了广东汉剧与海外的艺术交流和与海外客家人的接触。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梅州的广东汉剧院是演出广东汉剧的主要团体,所以广东梅州也被称为广东汉剧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