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的三个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的疑难分析。

关注重点和难点

焦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1)烧杀抢掠。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一路烧杀抢掠,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掠夺和毁坏的财产价值600多万英镑。火烧圆明园。

(二)侵略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占据了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困难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于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了与清朝对抗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2)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倾销,打击了外国侵略。中外反动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2)表现:①1860年,入侵者在美国人沃尔特的指挥下成立了“洋枪队”。②1860年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入侵清浦太平军。③1864年,中外反动势力围攻天京。

(3)结果:1864年,天京失陷,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共同扼杀。

质疑常规考试中的热点

1.示例:

(1)在近代,为什么说俄国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教训?

2.问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是指

知识系统概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抗的政权。在太平天国与清朝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于1856年6月至1860年6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因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主要有:①杀戮掠夺中国人民,火烧圆明园。(2)对我国领土的掠夺,俄国趁火打劫,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组成“洋枪队”,对太平天国发动全面反攻。1864年,天京失陷,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

夏商周兴衰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皇位世袭制取代退位制(∩)

2.夏商周的更替(∩)

3.西周的分封制(∩)

皇位世袭制取代中考入学考试中的退位制。p20能力要求:记忆

夏朝、商朝、西周的更替(7) P20-23能力要求:识记。

西周分封制的P24能力要求:识记

知识梳理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未经部落推荐,继承父业,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取代了退位制度,“公天下”变成了“公天下”

二、夏商周更替表

朝代的建立,死亡的时间,首都,开国君主和国家的国王。

公元前65438年+06xx年夏阳城。

(河南登封)杰

公元前1046年,多次迁都。盘庚迁都殷(河南安阳)时。

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昊京

(Xi安)周幽王

三、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将和珅和英雄分至亲族和英雄,并封为。群臣听从周的命令;向天子致敬;平时保卫领土,战时带兵与皇帝作战。

(3)作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强国。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最初人类并没有自私的心理,自私的想法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俞川子,关于“公共世界”变成“家园世界”的解释()

A.分封制取代了退位制

C.世袭制取代了让位制d .让位制仍在继续

2.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XX年;于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XX年;公元前2070年修订;开始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法最早出现的国家,从()就有了。

A.XX年左右b.30XX年左右c.40XX年左右d.50XX年左右。

4.XX年5月17日,千载难逢的奥运圣火以大禹墓为起点,走进绍兴古城,经历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了。b .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退位制度。

5 、( XX?扬州)“封建亲戚,与范”反映了西周实行()

A.退位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

6.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三个著名的暴君:桀、周和。他们统治时期的共同特点是()。

(1)追求快感;(2)裁决残酷;(3)人们的抱怨;(4)治理好国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周幽王篝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产生有关的制度是()。

A.退位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8、中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b .尧时期c .舜时期d .禹时期

拓展视野

1.(江苏省南通卷)我国古代下列哪个制度始于夏朝()

A.退位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

2.(河北中考卷)河北省有赵岩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名称与下列哪个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b .世袭制c .租界制d .郡县制

学习方法指导

记忆朝代顺序——夏商、西周,通过画表的方式对比记忆三个朝代的信息(时间、成功、开国、亡国)。特别关注夏朝的“世袭制”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明清初期的科学技术——七年级历史教案岳麓版下册

[课程标准的内容]

(1)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

②以长城、故宫为例,感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明长城;北京城和故宫;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天宫吴凯;明朝时期,中国的传统科技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清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①通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或阅读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最后一段大字的学习,培养学生两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流程和方法

(1)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阅读相关资料或听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尽量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课内和课后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学习李时珍、宋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③通过分析清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明长城;②明北京城及其紫禁城;③李时珍与《本草纲目》;④《天宫吴凯》。

难点: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展从清初开始逐渐停滞,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在阅读和观看的基础上,以问题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介绍一门新课

一、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世界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

2.世界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

二。本草纲目

1,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学家。

2、《东方医学百科全书》和《本草纲目》

第三,“天宫吴凯”

1,宋的《天宫》

2.清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课堂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