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629历史
袁崇焕(1584 -1630),明末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兼督冀辽,兼督邓、赖、天津军务。被击退多次后,金军进攻,被崇祯处以九项罪名处死。
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中考,任福建邵武知府。
天启二年(1622),袁崇焕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于。侯洵非常欣赏他,提拔他到兵部任职。广宁之战,明军大败退守山海关,辽西之地失守。
这时,还只是兵部小卒的袁崇焕做出惊人之举,悄然离开兵部。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他回到朝廷,说:“把钱谷给我,我一个人防守。”原来他在山海关外实地考察。
袁崇焕如愿上了前线,之后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兵部尚书、辽东杜诗和东葛大学士孙承宗。孙承宗认可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命袁崇焕镇守宁远(辽宁)。随后几年,袁崇焕不负众望,安抚军民,准备边防,收复失地,功勋卓著。
就在袁崇焕声名鹊起,建功立业的时候,他的后台孙承宗被魏忠贤打倒了。新首领高帝认为关外守不住,下令所有军队撤回。袁崇焕说他宁愿死在宁远也不离开。“一个人躺在孤城,做个聋子的耳朵!”高帝无法逼袁崇焕,于是将锦州等地的军民全部撤离,留下宁远独自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金铁骑。
努尔哈赤是个喜欢浑水摸鱼的坏邻居。当他听说孙承宗被免职后,他立即召集他的部队。此时的努尔哈赤,豪情万丈。他以前和明军对抗过,从萨尔浒到广宁一直战无不胜。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没想到,这个由袁崇焕把守的宁远城,成了他一生的噩梦。
努尔哈赤先向袁崇焕投降,但遭到严词拒绝,袁崇焕又专程命人传召他到朝廷,希望如果从宁远抓到逃兵就斩首。这种“生不如死”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愿意与城池同生共死。此时的宁远是一座隔绝的城市,已经断绝了一切后勤补给,也没有援军。城内守军只有一万多人。孙子兵法说:“十将围之,五将攻之,二将战之。”努尔哈赤兵力远超袁崇焕,直接下令攻城。
可惜的是后8金军虽然在数量上占了优势,却没有防备到明军的秘密武器——赤夷炮。战争持续了两天,战况异常激烈。第一天过后,金军推椽抬钩梯,成群结队地骑马向西南角进攻,却被明军猛烈的炮火击退。努尔哈赤也下令班师南下,在一根椽子的掩护下,在两套城门之间防守薄弱的地方切开一个缺口。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袁崇焕亲自运土搬石堵住缺口。战斗到深夜,金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暂停进攻。第二天,努尔哈赤继续指挥攻城,从早到晚,双方激战了一天。明军向城内开炮,大量杀伤后金骑兵。金军害怕枪声,不敢入城后。后晋将领用刀驱赶士兵,只退回城门,抢走尸体,运到城西门焚化。努尔哈赤无奈放弃了自己的部队和宁远保卫明军的胜利。
努尔哈赤在撤军后不久就去世了。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在围城时被大炮击伤而死。宁远之战是明朝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后金军队所向披靡的神话,影响深远。
宁远胜利了,一个新的将军冉冉崛起了,给这个萧条的宫廷带来了一缕新的曙光。
努尔哈赤死后,即位的皇太极非常不甘心,再次出兵入侵大明。宁远还是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后金骑兵在坚固的城池和凌厉的枪杆子下很难发挥出野战优势。这一次,皇太极想出了新招,面对宁远这块难啃的骨头,不战而降,直接越过宁远打锦州。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至26日,后金军围城15日。用军事手段攻城是不可能的;用政治手段讨论和平,但不讨论;引诱他出城去外地打仗,他出不去;夺宝奇兵的布局击中了援助,而且并未获胜。夏初,后金官兵暴露于旷野,粮食匮乏,人疲士气低落。”金军围攻锦州城15天之后,各种方法都想尽了办法强攻,引诱周围各点打援。他被别人强,明月照江面,你风雨飘摇,我不曾动。
锦州久攻不下,皇太极决定回去打宁远。还是以前的套路,明军在城外设置障碍,城头火炮迎击。金军大败后,皇太极尝到了父亲当年的苦果,无奈之下退兵。
宁远、宁晋两战全胜,有效遏制了后金军队的进攻,挽救了国家危亡。凭借两次战役,袁崇焕名扬天下。
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以兵部尚书身份为冀辽总督。五月,他设计了擅自杀害驻扎在东江(皮岛)的毛。
毛龙文,抗金将领。天启初期,攻打后金驻扎的镇江(今九连城,丹东东北),活捉守城将领,一举收复镇江,并以战功升为连长,后驻守东江。立足皮岛,不断进攻后金,皇太极在家,决心速拔。为此朝廷多次嘉奖他,累加到左都督,挂将军印,并赐方上剑,使他备受尊敬。
袁崇焕以阅兵的名义来到东江,毛前来迎接,袁崇焕以整顿军纪的名义念了毛几条罪状,直接杀了他。袁崇焕战前杀将军的行为十分恶劣,也给他的声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他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准备再次进攻大明,称之为己方之变。
关于宁行同一个,袁崇焕并不惊慌。大学者孙承宗为抵御金军的进攻,在筑起了长达数十年的防线。其中,山海关是防线的后盾,宁远城是防线的骨干,锦州成为前哨,期间修建了一批堡垒作为防御据点。
检查站是死的,人是活的。苦苦思索,皇太极终于想出了穿过关宁防线的唯一办法——不穿过防线。中国这么大,不一定要从辽东进攻。辽东去不了,就绕道蒙古,从那里进去。
就这样,皇太极亲自率军发动了决定袁崇焕命运的进攻。
这是一次载入军事史册的突袭,历史说它已经改变了。皇太极绕过关静宁防线,突破蒙古,兵锋匹配明朝重镇遵化。遵化位于北京东北部,只有200多公里。一旦失守,北京将无险可守。
这是个大错误。
袁崇焕急忙回援,终于在北京城下击退了后金军队,再次拯救了国家。可惜这一次等待他的不是世人的敬仰和提拔。
1630年,崇祯三年,袁崇焕击退金军,被崇祯皇帝下狱。8个月后,他在当年被处死,妻儿都受牵连。“崇祯皇帝御台,召辅臣及五府、六部,答都察院、总政、大理寺、翰林院注官,并宣:“袁崇焕嘱托不灵,依仗诈术,窃夺城米,以钱伐帅,对敌作战,停止战斗,四集增援,兵临城下,解散。(《崇祯长编》卷三十七)
对于袁崇焕本人以及这九项罪名的真假存在巨大争议。这里只提出一个假设:如果袁崇焕不死,他能拯救明朝吗?
要知道,明朝虽然死在了土匪手里,但是如果没有明军和崇祯的介入,李自成要攻破城池也不会这么容易。
比如崇祯六年,曹文诏率领几千关宁军打败了陕西的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张逃往河南后,被、左良玉等多支明军包围。但崇祯七年,金军第二次入侵后,曹文诏被调往大同抗金,农民军趁机突围。
如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清兵从青口山、强子岭路入关,展开第四次入关行动。孙传庭、洪承畴等人被调往辽东防备清军。之前屡战屡败的李自成得到了喘息,逐渐恢复,终于成了气候。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杀了袁崇焕,真是毁了长城。
如果崇祯不杀袁崇焕,袁崇焕能挽救明亡危机吗?
我觉得很难。
袁崇焕不帅。性格决定命运,袁崇焕最后被杀,和他自身的性格缺陷有很大关系。袁崇焕喜欢说大话,向崇祯吹嘘“五年就能恢复整个辽国”。但后金势力越来越强,甚至兵临北京城下。崇祯对他很失望;袁崇焕刚愎自用的性格,在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杀死了抗金将军毛,与部下的关系充满摩擦。多多少少可以从以上事情看出,袁崇焕缺乏容人的能力。他可能是个高手,但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全局指挥官,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很难扭转局面。
第二,袁崇焕更擅长防守。纵观袁崇焕的突出功绩,宁远、锦州、北京都是依靠坚城、枪炮来保卫战争的。金都称帝后成了气候,单靠被动防御是无法消除的。更重要的是,1633年,明朝邓州发生兵变。起义军渡海后投靠了后金,他们给后金军队带来了先进的机械制造能力和火器技术。此后,地球骑兵除了野战能力,攻城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崇祯不是千古名君。比起他的兄弟天启,崇祯是个好皇帝。他登基后,羞辱并杀害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他勤于政治,不唯物主义。但崇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冲动易怒,多疑。崇祯十七年,近20个内阁记录被改,多名重要大臣被杀。执政策略也频繁变化,战时与战时的和谈遭到多位大臣的强烈反对,但最终没有达成。崇祯的这种性格,注定了他很难信任有能力的朝臣去除乱平叛。
第四,当时的历史形势不允许。李自成攻京,大明死于流民。什么是难民?难民是流动人口。总的来说,政府对人口流动的控制是相当严格的。人口流动了,就没人种地了,政府也没有粮食税了。但到了明朝后期,难民成千上万。为什么?
据史料记载,崇祯上台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接连干旱。最糟糕的是,崇祯十三年(1640),这一次“全省大旱,草木皆枯,洛水之水不足,草木、畜皮、虫蝇皆食,许多人饿死,发生了大饥荒。”面对如此悲惨的局面,人民没有食物,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反抗。李自成、张等人多次被明朝战败,但一直不缺兵。反而明朝的官军打得越来越少,战斗力越来越弱。“吃他娘的,穿他娘的,国王来了也不收饭。”类似的情况和元末差不多。淮泗大旱,朱元璋揭竿而起,率领起义军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袁崇焕临刑前写了一首诗:“一生事业空,一生功名在梦里。死后不用逞强,忠魂依旧护辽东!”一代名将冤死狱中,结局令人痛惜。但无论如何,袁崇焕的精忠报国,抵抗外侮,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最后,让我们想象一下,面对内忧外患,国家如何挽救统治。
我个人认为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君、臣、民合一,内部消除纷争;低调一点,不能两边同时打。可惜这两个条件明朝都不具备。文官爱财,武将怕死,朝廷乌烟瘴气,连年干旱,流民遍地,人心不稳;后金和农民军轮番出击,不给明朝喘息的机会。
1644年,李自成到达北京城下,兵部尚书张晋言主动打开城门,欢迎侵略军入城。崇祯在景山自缢,遗诏哀叹“众臣误会我了。”
其实大明之死的罪不仅仅在于诸侯,还在于他的运气已经用光了。
参考数据
1,张(清):明史。
2、王绩(清):《崇祯长版》
3.王社教收集的明代陕西旱灾史料。
4.李洪斌:“满清的崛起与大清帝国的建立”
5、明月:《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