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的意义》一书

在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急剧激化,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革之中。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为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成功发展铺平了道路。2011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请他对辛亥革命做一个总体评价。

辛亥革命——20世纪中国第一次重大历史变革。

记者:金主任,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是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刻理解辛亥革命这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变革?

金冲及:20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革,其中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发展,看作是辛亥革命的最后成果。

记者: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在近代却落后了。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四亿人流泪,天涯何处无中国”的历史局面,驱使着每一个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的中国人,苦苦而焦虑地寻求拯救祖国的道路。难道说,辛亥革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吗?

金冲及:20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国已经走了6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列强在中国强行划分势力范围,攫取各种特权。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告终。日俄战争实际上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地上的相互残杀,人民惨遭屠戮,旅舍化为灰烬。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中国人民痛苦地感到国家正面临着被瓜分和毁灭的直接威胁。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在午夜开始哭泣。呵呵!谁知道!”

面对极其深重的民族危机,谁能抵御外来侵略,拯救祖国于危难之中,谁就能得到人民衷心的信任和拥护;否则就会被人民抛弃。这个时候统治中国的清政府是什么状态?人们期待一个能够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政府,而清政府却恰恰相反,宁愿大量出卖国家的权益来换取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维护自己在国内已经摇摇欲坠的统治。1901年2月,在占领中国首都北京的列强提出和谈提纲之际,流亡安的清政府发布上谕,出人意料地宣布,政府今后的对外政策是“量中国之物力,取国家之恩惠”。清政府对外羞辱到如此程度,对内拒绝任何根本改革,人民因其过度征收而无法生存。这使得原本装扮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清朝,最终在人们心中失去了尊严,被视为只是外国人用来统治中国的工具。人们越来越愤怒。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希望,除非推翻这个卖国专制、极度腐败的清政府。没有这个背景,就无法理解辛亥革命。

记者:1840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但中国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清政府也自上而下进行了一些小的改革。但是,救亡图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的情况日益恶化。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你认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吗?

金冲及:在现代,中国人民面临成千上万的问题,许多人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孙中山概述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目标,并坚持以革命手段实现。这指明了新的方向,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这就是当时那么多人冲向孙中山高举的大旗的原因。虽然孙中山没有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但这些目标的提出激励了不止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

孙中山在《钟惺会章》中痛心地写道:“中国必有衰弱之日。”他悲愤地打来电话:“你不能不大声疾呼,救斯里兰卡人民于水火,助大楼倒塌。”钟惺协会名称中的“钟惺”二字,也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意志。“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钟惺同乡会成立时首先喊出的响亮口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这是一件具有空前意义的大事。民主共和国是绝对君主制的对立面。中国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经实行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很难摆脱如此沉重的传统,提出另一种政治制度来取代君主专制。所以,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个评价很深刻,完全符合实际。

记者:辛亥革命为中国的独立解放之路扫除了君主专制的巨大障碍。此后,无论是袁世凯称帝还是张勋复辟,都只是昙花一现,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很快就失败了。这是否意味着历史的发展终究无法逆转?

金冲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诚然,民主共和制在当时的中国只是流于形式,但这种形式所引起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是不可低估的。中国人一向讲究“名正言顺”。孙中山说:“南京制定的中华民国公约和法律中,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民’是兄弟们主张的。”有了这一条,民主共和国变得“正统”,人们不再把自己当成皇帝的“子民”,而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治生活空前活跃,民主精神普遍高涨,为中国前进创造了重要条件。即使南京临时政府很快结束,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也没有人能抹去已经发生的一切变化。把辛亥革命称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早期,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和鼓舞,这成为他们加入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随后,早期的中国人民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看到了它的严重弱点,认识到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辟蹊径,救国救民。这也是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的依据之一?

金冲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目标。绝不是一两次革命冲击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两代人的手里就能完成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国,照搬了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模式。很多人兴高采烈,把事情想得很简单,以为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人民就生活在良好的政治下,进步很快,各种根本性的改革都会顺利实现。然而,事实令人失望:普选只是形式上的;多党制成了小集团,党也一样;议会里的政客大多在那里吵吵闹闹,争权夺利;国民党在大选中获得了国民议会的多数席位,但对国民党的实际作用并无多大益处。热切的期望得到的是冷淡的回报。袁世凯准备好了,突然俯冲下来,连那些正式的东西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企业家种瓜得豆,这是意料之外的。

然而,历史不会在这里停滞不前。面对依然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了寻找新出路的新探索。早期的中国有两种人:大部分老年人参加了辛亥革命,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如董、林、吴和朱德。陈独秀虽未参加同盟会,但也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并在独立后不久担任安徽巡抚公署秘书长;大多数年轻人也深受这场革命的影响,如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林这样描述他在辛亥革命后的思想历程:“辛亥革命前,他觉得只要推翻帝制,天下就太平了。经过革命后的多次挫折,他追求的民主还是那么遥远,于是他从痛苦的经历中慢慢发现,这条路被堵死了,最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历,革命队伍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早期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深入到工农中间,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始了新的斗争,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找到了能够挽救祖国危亡、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 * *成立后,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实践中摸索进步,终于带领中国亿万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记者: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年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强烈地激励了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痕迹。然而,国内外对这场革命的功过一直众说纷纭。辛亥革命的杰出历史功绩之一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这一历史功绩?

金冲及: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大事。我们不能仅仅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制的转变看作是政治制度形式上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变化,甚至看作是换了一个不换药的招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曾多次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这种政体是平等自由的公民所不能接受的。”“而世界的宪政,也会流血,才能称为真正的宪政。同样的流血事件,为什么不做一个直爽的共和国,为什么不做好宪政的准备?”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8月,明确以“建立中华民国”为目标之一,其在次年冬天颁布的革命总纲甚至大声宣称:“今天,人民革命是建立国民政府,全体公民平等地享有参政的权利。”“敢有帝制者,必遭天下攻!”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开创性的理论!比较一下,从“汉奸卖国,人人必受惩罚”到“敢有帝制者,必遭天下攻”,多么巨大而根本的变化啊!资产阶级革命派锲而不舍地鼓吹,并通过报刊暗中宣传,使民主共和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逆转。

辛亥革命真正打倒了“皇帝”,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个。首先,中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很困惑。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头,那就是皇帝。他是垄断权力的绝对权威,是统治秩序赖以维系稳定的重心。辛亥革命一下子砍掉了这个头,整个统治秩序都乱了。此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一样相继出现,但始终没能建立起统一稳定的统治秩序。不用说,人民革命一波接一波,就连统治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团结。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这里的辛亥革命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它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第二,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本应被视为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皇帝,如今却可以被推翻。那么,有哪些陈腐的东西是不能怀疑和打破的呢?思想的禁锢一旦被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会奔腾向前,势不可挡。

记者:划时代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为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干部准备,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你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如何理解这样的评价?

金冲及:辛亥革命曾经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但留下的仍然是难以忍受的黑暗。于是,许多人重新观察、思考和探索,寻求救国的新真理。在这段旅程的终点,我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那以后,中国的革命方向是正确的。历史上往往有一些重大转折时期,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冲突异常尖锐,形势瞬息万变。胜利与失败,失望与追求,萧条与崛起以令人眩晕的速度交替出现,留下了发人深省的丰富历史遗产。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新共和》以一个虚构的宏伟前景站在很多人面前。人们梦想“用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取代旧政府”,“一旦我们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不仅我们美丽的国家将迎来一个新时代的曙光,而且全人类将共享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人们相信,在过去,中国进步的主要障碍是腐败、叛逆的清政府拒绝所有的改革;既然前进道路上的这个障碍已经扫除了,一切根本的改革当然都要其次进行,比如实行民主政治,建设工业交通,国家富强等等,而且是指日可待的。人们陶醉在高昂的情绪中。

然而透过看似热烈的场面,不难看出背后的严重危机。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有革命要求,但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勇气。武昌起义的成功,民国的迅速建立,承载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胸怀。革命精神被抛弃,妥协的声音铺天盖地,成为南方政府不和谐合奏的基调。然而,当帝国主义者直接介入,开始所谓南北和谈时,他们争先恐后地主张与帝国主义和袁世凯妥协,从内部施加压力,迫使南京临时政府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

孙中山是坚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受当时革命形势的鼓舞,他曾要求继续推进革命,反对向袁世凯妥协。然而,这种微弱的声音很快被巨大的妥协浪潮淹没。这样,弱小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终于把政权交给了大地主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挂上了“中华民国”的招牌,但长期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军阀官僚政治机构,除了换个名字,几乎没变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根本没有触及。

这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地位和现实利益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中的许多人渴望一个“安静”的政治环境,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政治权利和利益,并确保他们能够自由地从事工业发展。同时,他们也非常害怕自己成为自己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眼中“不安分”的罪人。因此,他积极支持袁世凯,极力主张“南北统一”和“新旧调和”,希望放下武器换取袁世凯的理解和信任。但结果恰恰相反,只是鼓励和便利了袁世凯进一步扑灭南方的革命势力。一年多前激起全国革命风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度处于分崩离析、完全孤立的状态。环顾四周,找不到多少支持和救援的力量。结果,南方各省曾经进行的独立和反抗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在无产阶级从理论上批判它之前,就受到了实践的强烈批判。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从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政治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许多爱国者不得不认真反思国家和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求新的出路。换句话说,正是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1911的辛亥革命,就没有1919的五四运动。

记者: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民生幸福。辛亥革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没有削弱,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是什么原因导致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中国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分裂混乱?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客观力量悬殊造成的。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还很弱小,政治上还不成熟,确实存在严重的弱点。第一,他们没有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彻底的政治纲领。推翻清政府后,很多人以为自己大获全胜,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明确方向。二是没有动员和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多的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感到孤立,找不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第三,他们没有形成由一大批具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作为革命队伍的核心力量,因此他们很难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顽强的斗争。在当时中国不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

辛亥革命留下的精神财富。

记者:近代以来,为了拯救祖国,建设独立、富强、民主、进步的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坚持探索,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斗争。最早写在20世纪初的辉煌篇章,是1911的辛亥革命。那么,你认为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精神财富?

金冲及:辛亥革命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有潜力的民族。当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濒临灭亡的时候,却意外地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为民族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取得的胜利。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在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成功和失败都是辛亥革命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使旧的统治秩序不再稳固,而且使民族觉醒和民主精神在全国普遍兴起。这极大地推进了历史,成为走向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这不是很大的成功吗?但是,这场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统治,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一个得到解决。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分裂、混乱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革命难道不是又一次失败吗?但是一场革命的价值不能仅仅用它的短期效果来衡量。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它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深远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辛亥革命是一百年前我们前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伟大实践。那些在黑暗时代为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先驱们的功绩不应该被遗忘。今天,我们深入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国情,中国近代的历史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这将永远是增强我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巨大鼓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