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洞镇的历史沿革

豫东,原名余庆,又名凤城。始于唐代,盛于北宋,盛于明清,在煮海取盐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经历了盐亭(唐代开元)、余庆村(唐代甘府)、余庆盐场(北宋)、鱼洞盐场(元代)、鱼洞城(明代)、鱼洞镇(清代以后)的发展过程。

唐朝以前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鱼洞开始露出水面,然后逐渐堆积成狭长的水脊,称为“角尖”。

唐朝

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尉迟恭的后代尉迟宝庆因反汤牵连,在此避难,开垦土地,建寨,以为名,故名。此后,移民逐渐定居下来,政府流放大量囚犯在此耕种,逐渐形成了沿海村落。开元四年(公元716),建盐亭。《大历》使臣李曾来此视察,并在此建了一个厨房,用来煮盐,这就使鱼洞得到了“李灶”的绰号。干福二年(公元875年),豫东建立余庆村,与狼山、石岗、蔡刚、西宅并称为通州五大要塞。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豫东盐业兴盛,苏、皖、浙、陕等地的商人纷纷来此开店,设置余庆市场。

元朝

到了元代(公元1271-1368年),由于河海潮起潮落,大片土地连成一片,余庆因地处鱼中沙以东而改名鱼东,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淮北有29家盐场,豫东场是其中之一。

明朝

鱼洞,因其临江临海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军事防御的要塞。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71),郭鑫公爵唐河奉命在此建城,大兴土木。整个东城河环绕,以河为界,城内外建有十座庙宇,但有四座塔(东门魁星楼,又名镇海楼,南门三义楼,西门火神楼,北门真武楼),五座牌坊,教堂,会议,院落。鱼洞发展到了全盛时期,从一个天然的集镇发展成了官镇。因鱼洞城整体格局形似凤凰,鱼洞又叫凤城。

清朝

清代,淮北的盐业达到顶峰。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淮北共有23家盐场,豫东场是其中之一。

据记载,鱼洞城内曾有108座门楼,其中10多座挂有皇帝赐的各种匾额(文革中被毁)。

清末民初,由于沿海东移,盐业淡出,许多玉和任栋收回炉灶种田。但解放前,鱼洞一直是通东地区(南通市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张謇创办了南通郡第九小学,是鱼洞延河桥以东唯一的小学。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桐东第一个中国* * *生产党支部在鱼洞小学成立。

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鱼洞成功解放,成为海门唯一一个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解放的城镇。

解放以来

豫东解放后,原余区人民政府改为余区办事处,余区于1952更名为豫东区。1957县撤区并乡建鱼洞人民委员会,1958,10成立鱼洞人民公社(带管委会),65438+。三年后,他退到镇上恢复人民公社。1967年初,公社组织因文革冲击而瘫痪。1968年4月,人武部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6月,革委会撤销,管委会重建。1983年6月是1。

2012 12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海门市调整行政区划,决定将原鱼洞镇、原树勋镇合并为新的鱼洞镇。原树勋镇以抗日烈士范、丁洪勋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