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人不善于研究和总结本质理论,总是依靠经验的积累?
因为中国的语言不适合概括本质论。中国的语言生动,但不准确,尤其是古汉语。因此,通常会大量使用“通感”和“隐喻”来描述问题,不便于本质理论的总结。这方面不知道是语言习惯影响思维习惯还是思维习惯影响语言习惯。反正跟古汉语讲道理是挺痛苦的,尤其是逻辑很强的,不容易说清楚。
另外,中国人讲究的是无形胜于有形,无声胜于有声。“天空在说什么?”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不是至高无上的道。“道可不凡。”如果把西方的一些概念,如认识论、本体论、客体论等定义为真,也就是说,都是人定义的。中国的很多概念,比如道、仁、中庸,在实践中都是真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心和行动去体验的,每个人对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中国人更注重实用,但认为空谈对世界没有好处。哲学是以前的艺术或科学之母,中国的哲学决定了中国科技的走向。
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对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爱好。或者在社会价值上提倡它作为一种爱好。中国的古人太贤惠了,然后建功立业,然后立言。但是,如果科学和艺术被过度溺爱,就会变成一种奇怪的技能,成为玩物丧志的标志。适当的爱好是君子修身之术,是理解道的工具。所以科学和艺术从来都不是根本目的。当然,深入研究并不容易,审美取向和语言问题更不准确。
其他从事科学和艺术的专业人员是工匠和演员。这些人几乎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贱民”,基本没什么大文化,不会总结,也不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