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源头
南乐本来就有很多古迹,尤其是十二牌楼,和大明城墙一起被称为冀鲁豫边区的两大奇观。现在大明城墙还在,南乐牌楼却在破四旧运动中被彻底砸碎,消失得无影无踪。前几年南乐文物局发掘了两个建于五六十年代的涵洞,其实是用文物石刻建造的,包括古牌楼的石刻。那几年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真的很尴尬。
张果屯镇位于南乐城东南,距县城东南方12km。相传明朝初年,有个叫张的老人,膝下无子,是个慈善家,家里种了100亩果树,熟了分给村里,所以叫张。死后,人们觉得他们的美德,并采取了村庄的名字张果屯。张果屯镇有30个行政村。古迹有哑巴驴庙、扳倒井、刘秀晒书台等。大部分的历史遗迹都与王莽赶走刘秀的故事有关,不知道是真是假。张果屯镇政府驻地东北,有一个西韩森古村,那是我长大的地方。
根据李云峰写的《地理沿革》,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村落。到了宋代,这里被命名为汉森谷,因韩早年居住,林木茂密,村落富庶,房屋坚固而得名。1943年,由于全村人口众多,日伪军分粮困难,故自东向西分为两村。我们村位于西部,所以叫西韩森谷。这个村名的解释都是对的,除了这个固定的字解释为事务所。事实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有很多字实的村名,仅用字面意思解释并不严谨。参考其他地方志,固定字的村名大多位于古河两岸,而这个固定字其实是第一个提到土的,只是在流传过程中省略了。“固”字带举土一面,原意为河岸或高地。那么应该是顾村的先民看到这一带是河堤或高地,可以躲避洪水灾害,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在村名的泥土旁边写下了“顾”字。西朝鲜的邻村——熊町大概就是源于此。
村名虽然带着韩,但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姓韩的了。如今,是人数最多的村民,丁、泰、冯也在其中。马姓最少,只有一家,解放前从外地迁来。原因和战争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外族入侵甚至朝代更替都伴随着一次人口迁徙。远的晋朝南渡,近的清朝湖广填四川。元末明初的战争,导致中原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发生了著名的明初大迁徙,或称洪通大迁徙和大槐树大迁徙。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村的祖先从大槐树下迁徙到这里,世世代代在这里定居。
据家谱记载,王姓的祖先是晋代以后的太子,王姓由此开始。永乐二年(1404),王的祖先从山西洪洞迁至南乐县村。第一个迁居的祖先王益成了儿子,在郭旺村东南的祖先有了一座纪念碑。崇祯三年(1630),先祖王翠从郭旺村来到韩森古村定居,这中间226年,几代人之后,已经失传,无法考证。我只知道西韩森的这个分支已经传到我这一代十五代了。相传祖师爷在选墓时曾对风水先生说,我王的子孙不求达官贵人,只求枝叶繁茂,子孙众多。遗憾的是,王翠在去世前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死后,他的曾孙王绪接连生了五个儿子,后代终于繁盛起来。
从崇祯三年开始,我们王家在西部古村已经耕耘生活了390年。到了我这一代,我的堂兄弟姐妹都没有在农村定居。都说上了大学,家乡只有冬天和夏天,工作后的家乡没有春天和秋天。家乡渐渐远去,下一代变成了郑州人,对家乡没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