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使命感

首先,每个公民都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是任何一个爱国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备的感情。民族自豪感可以增加我们自力更生的毅力,自豪感可以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信心。曾说:“说到性格,别忘了还有一种国民性。”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没有民族自豪感,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站不起来的。"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事实上,面对列强的瓜分和祖国的落后,一些激进分子主张“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不仅否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千百年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精神。这是一种压制民族自豪感的观点。

我们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曾经引领世界潮流,直到中国进入没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高度评价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几个古代文明中幸存并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古以来,埃及、波斯、马其顿等文明都消亡了,但中华文明却通过不断完善而延续。”他补充说,“公平地说,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见过的世界上最好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卓越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有勤奋的精神和对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大有裨益。其实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在鼓吹,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的民族文明。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会带来自卑和自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和光彩

其次,要从思想上、智力上充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做贡献。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和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也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首先要从思想层面了解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我们虽然有辉煌的文明,但我们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虽然我们取得了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但是仍然有一些敌对势力对我们非常敌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革命成果和建设成果,维护祖国的稳定和统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爱国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比如“一女不嫁二夫”、“无儿无女是最大的”,已经作为封建伦理被抛弃,而爱国永远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当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地理界限以及制度和文化的壁垒,使人类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加入WTO和参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社会开放程度。中国虽然获得了加快发展的机遇,但也直接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挑战,这也是对中国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考验。因此,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复兴责任感,已成为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跨国生产。贸易投资自由化、商品全球化、资本国际化和市场全球化的进程,使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也使中国能够凭借自身的网络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然而,经济全球化所依赖的信息网络、经济网络和金融网络主要由美国掌控,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制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不仅难以改变,反而会有所加强。

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不可避免地成为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对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上的优势地位,将不可避免地大规模进入和占领中国市场,中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行业面临严重冲击。在一段时间内,外国商品将充斥市场,一些民族工业将衰落。同时,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往频繁,民族视野更加开阔,这将使“一些人只看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以为一切都是外国的,盲目崇拜外国,贬低祖国。”这一切都会影响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