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沿革
桐柏县位于淮河源头,是革命老区。早在1925,南阳第一个党组织就建立了。战争期间,桐柏成为中央三级、省六级、地九级、12县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和304位元帅、将军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小说《桐柏英雄》和改编的电影《小花》是桐柏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1945 10,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王镇领导的359旅南支队、王树声领导的豫军区6万余人在桐柏成功会师。65438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政公署在桐柏县城郊叶家大庄成立。郑位三、李先念、王受道、陈少敏、王镇为中原局常委,郑位三为中原局代理书记兼政委,陈少敏为中原局副书记,李先念为中原局司令员兼副书记,王树声为副司令员,王镇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王守道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徐子崴任中原行署主任。 桐柏成为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核心区和各级政府首脑所在地。三军会师桐柏,极大地增强了中原地区的军事实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青山埋忠骨,万山皆碑。为了解放和保卫桐柏这个革命根据地,从省委书记到党员的65438+20多万干部、战士和革命群众牺牲了。1984年,国家认定桐柏为苏维埃老县,原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桐柏革命纪念馆”和“桐柏英雄纪念碑”。2005年3月,桐柏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河南省有四个,南阳只有一个。在没有国家资金的情况下,桐柏县全力筹措2000多万元,以“桐柏英雄,桐柏英雄”为主题,修建了桐柏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