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为什么不穿裤子?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之前,还没有裤子这种东西!

所以不仅女人没裤子穿,男人也是!

在中国古代,人们在正式场合应该以跪的姿势坐着,臀部放在脚跟上。如果坐的时候把腿往前伸,那就叫拿着篮子坐,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坐法,把腿折起来坐也不合适。到了三国、晋朝及以后,这种坐姿在正式场合还是必须的。在一些严肃的古代影视作品中,比如《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上流社会的正式场合必须以跪坐的姿势,尤其是在尊重在场的其他人的情况下。

这种跪姿不够舒服(不信你试试),而且很不科学。年轻人很少这样坐,这样会阻碍腿的发育。

但在中国古代,跪坐是最礼仪的,尤其是女性。在日本,这种坐姿一直延续到现代。二战前,日本女人的腿有点弯。除了缺钙,这种坐姿也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

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古代人穿裤子的形式有关。在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裤子的记载,但当时的裤子只有两条腿,裤裆没有缝在一起,所以是广义的开裆裤。穿那样的裤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腿保暖。现在的人只穿裙子或“裙”,天冷腿冻,就在腿上套个袖子,就是早期的裤子。那时候“裤子”这个字写的很别扭。这个词的由来似乎可以解释为“两条腿(大腿)互相交叉。”按照古人的解释,当时是“胫服”,就是把衣服穿在小腿上,不管屁股。大概是因为屁股肉更冻。

那时候穷人可能根本穿不上裤子。《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贾逵(曹丕时任豫州刺史,曾大修水利)年轻时因为贫穷,冬天连裤子都不穿,夏天就更不用说了。

在穿开裆裤的情况下(更别说没穿裤子了),双腿分开伸直坐着当然是极不礼貌的,盘腿坐着也是不合适的。虽然跪坐很累。大概对于上流社会的女性来说,坐在篮子上绝对是个坏习惯。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刘邦在正式场合坐在一个篮子里骂人是极其不礼貌的。

除了坐姿,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比如你上车的时候,腿不可避免的会翘起来,翘起来,可能会露出你的宝贝。所以上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有没有尊贵的人,尤其是尊贵的女性,否则就是严重的失礼。王莽有一次去找皇太后(王莽的姑母)诉苦,说有个叫淳于长的人,因为“傲慢”,和母亲一起上了车。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说汉朝一个皇帝情欲很强,他的宫女居然穿着开裆裤。其实当时大部分人都是穿开裆裤的,也绝不是唯一一个因为欲望强烈而让宫女穿开裆裤的皇帝。但是嫔妃和宫女都穿这样的裤子,真的为有权为所欲为的皇帝打开了方便之门。

汉昭帝(不是昏君)身体不好,医生和身边的人都认为应该禁止性生活。于是宫女们都穿“穷裤多带。”穷裤和现代裤可能还是有区别的,不然也没必要“多带”。这是《汉书·上官皇后传》中记载的。

汉代前后,人们开始穿适合胯部的裤子。这大概是在骑马打仗的士兵中首先流行的。穿着开裆裤骑马是非常不合适的。东汉时从西域传入一种叫胡床的轻便折椅,似乎是先在军中流行起来的。胡床在魏晋时期开始流行。人们把坐在这种折叠椅上称为“之”,但它只能用在不需要礼貌的非正式场合,或军营里。

事实上,当人们开始穿适合他们胯部的裤子时,跪坐的姿势就不再合理了,但这种不合理的姿势持续了一段时间。到了唐代,除了折叠胡床,还出现了非折叠凳椅。唐代中原和敦煌的壁画中就出现了高脚桌椅。唐朝以后,人们不再把跪作为正常的姿势。

两腿垂下来坐在椅子上比跪着舒服多了,双脚跟上臀部。当然,人们会选择坐在椅子上,而不是跪着。这种进步是自然的。但是,古人穿着开裆裤跪在那里劳动、吃喝宴席、聊天、教书、学习,我们也不必感到奇怪。这是历史发展过程造成的。差别不一样的时候,其他地区的人,比如古希腊罗马,只是把自己裹在一块布里,没有我们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