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祖的家乡在哪里?

雷祖故里东桥行

农历三月初六是传说中的雷祖生日。一大早,一行100多人分乘四辆大巴车,迎着晨风驶向雷祖之乡西平东桥。

人坐在车里,有说有笑,畅所欲言,话题自然离不开雷祖。雷祖是轩辕黄帝的季峥。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山,嫁西陵之女为雷祖。”雷祖是西陵族首领西陵族的女儿。据《水经注》“其西鲁遗址,即西陵阁,与西陵平邑,谓之西平。”西平县吕店乡东桥(吕圩)村,是蚕神雷祖的诞生地。

相传雷祖上山采野果时,发现树上挂满了白球,咬不动,嚼不烂。摘下来后,他把它们放在锅里煮,但是煮不熟。拿着一根棍子搅拌,发现棍子上缠着一些白色的像头发一样的丝,很结实,所以用来编动物皮,当线用。一天,她被一张大蜘蛛网覆盖着。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她就跑到河边去拍照,好像蒙了一层纱。经过观察,她发现蜘蛛和蚕都能吐丝。你能把丝织成网吗?经过努力,雷祖将丝织成纱,得到了黄帝的赞赏。黄帝派人向西陵土司求婚。酋长同意后,嫘祖穿上自己的婚纱,嫁给了黄帝。后来人们把这种虫子叫做蚕,纺出来的纱叫做丝。黄帝和颜地合并后,颜地负责农作物生产,黄帝负责种桑、养蚕、缫丝。嫘祖辅佐黄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夫教书,化蚕为衣,统一中原,为国奠基,故称母。

在古代,只有野生的棉花或者兽皮可以做衣服,远离部落中心的人只能挂一些树叶。正是雷祖所发明的养蚕和制衣结束了裸体的野蛮时代。东周以后,雷祖被后人尊为神,称为天蚕。作为蚕神,他被后人崇拜为仙蚕娘娘。他曾在十陵镇建了一座娘娘庙,供奉蚕神。后来寺庙不断扩建,成为七层院落,设计独特,七级浮雕,松柏银杏树,郁郁葱葱。在农历三月初六,人们会举行为期三天的庙会,唱大戏,并在嫘祖祭祖。现在雷祖寺不存在了,但是遗址还在。

来到雷祖陵,深呼吸,放松身心,与尊敬的雷祖来一次无言的交流。此时,微风拂过你的脸颊,透过清明的雨丝,历史的沉淀变得更加精致,在大自然宁静祥和的环境中,让人心满意足,倍感欣慰。

纪念仪式开始,鸣放36响礼炮,响彻云霄。此时,辽阔的天空弥漫着古老文明的气息。在颂歌《第一蚕皇后》的伴奏下,市县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同志们敬献了花篮,华商和海外人士纷纷祭奠。身为炎黄子孙,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俗语,也是对雷祖神的告慰。

仪式的第七项是唱颂歌,由50名小学生领唱:“轩辕公主是第一位蚕皇后,她开始教人用蚕做衣服。她被中国荣耀了五千年,她的名字将流芳百世……”她稚气的脸庞,在红裙的映衬下,犹如娇嫩的花朵,清脆的童声让我回想起了纯真的童年。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邻居的阿姨边织边跑,我仿佛听到织布机嗒嗒的声音,那是丝绸之路上驼铃奏出的和谐乐章。此时香烟缭绕,弥漫着五千年炊烟,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交融。

仪式的最后一项是民间追悼会。数十名村民代表手持香烛,整齐列队,等待这一时刻。传统的祭神方式和程序是:迎神、焚香、祭、拜、舞、祭神,与《第一蚕皇后》颂的段落层次相呼应。仪式结束后,我又看了一眼东桥,那里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小瓦房变成了平房和楼房。村子西边那排有织布机的房子,早些年被“七·八”洪水冲垮了,现在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麦田。时光荏苒,20多年过去了,那些熟悉的面孔还在我心中。我一看就叫不出对方的名字。真的是“邻人花开,我惜郁芳泪。”和我一起玩的孩子,大多都去大城市打工了,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留下了遗憾和精神上的伤痛。

过了石岭,也看到有人唱戏。可能也是给雷祖开的追悼会吧。我回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首纪念颂歌的韵味一直回荡在我的胸中:“蚕先福仙露,桑林蚕忙,蚕先娘娘...代代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