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什么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是一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规划,对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以国内宏观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动调整,不是被动之举,也不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权宜之计。新的发展格局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阶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客观需要,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是积极塑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循环,就是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循环。将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国内市场将主导国家经济周期,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就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实现互利互联。换句话说,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加对接和促进。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表明,只有立足自身,有效开放国内流通体系,消除国内流通障碍,充分激发国内市场活力,才能在应对各种严峻复杂挑战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影响,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人认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就是中国要自给自足,对外开放要大幅收缩。17上午,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强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构建发展新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以国内宏观周期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要扩大开放,通过充分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对接。当今世界正成为一个日益紧密的整体,无论哪个国家都能独善其身,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经济的主题,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人心所向。人类发展史表明,世界经济开放时繁荣,封闭时衰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就也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将永远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从提出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到签署并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永远不会关闭自己,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决心永远不会动摇。因此,构建以国内宏观周期为主体的发展新格局,并不意味着自我循环,不注重开放。相反,要扩大开放,用自身良好的“内循环”带动世界经济的“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