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所有历史演义中最值得一看的吗?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能写出每场战争的特点。它注重在特定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战略战术来引导战争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功较量上。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一场战争的写作也随着战争的特点而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又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是战争的辅助手段,使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显得轻松缓慢,如描写孙与刘的合作,诸葛亮与周瑜的矛盾,曹操的试探,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合部队诱敌深入的准备等。
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特别注意把人物置于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他们的言行或周围的环境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性格。比如曹操的背信弃义,似乎一举一动都隐藏着阴谋诡计;张飞口无遮拦,一无所有,只有天真和鲁莽;诸葛亮的妙计总能得心应手,不慌不忙。而关羽的“温酒斩华雄”、张飞的“魏真昌板桥”、赵云的“独骑救少爷”、诸葛亮的“七擒孟获”等名篇更是广为流传。
《三国演义》虽然以历史为题材,但毕竟不是历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经过了艺术加工,所以有很多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塑造了很多角色。书中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种人物都有自己的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在描写人物时,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一方面,夸大其词,运用对比和对照的方法,使人物的性格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小说中运用这一原理最好的解释就是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雄之术”——奸雄;关羽的“绝对义”——“义重如山”;孔明的“聪明绝顶”——过人的机智。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将人物置于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置于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对于主要人物来说,他们复杂的性格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的。
2.它擅长描述战争。这本书写了40多场战争,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衰的几场关键大战役,作者总是着重描写和书写战争的方方面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换等,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既写了战争的激烈、紧张和冒险,又不显得凄惨。一般都是意气风发的风格,有的是淡定,安静,轻松。
3.它的结构宏伟而精致。历时百年,人物数百,事件复杂,线索众多。描写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性。所以安排结构是很困难的。但作者能写得有条不紊,脉络分明,全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观念有主人和奴隶,主人和奴隶密切合作。
4,语言简洁流畅,如文字般清晰。这种语言在今天看来是半文盲不白,但在当时已经接近白话文;用这种语言写小说是一个创举,相对于过去一些小说语言的粗糙和杂糅,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最大的缺点是人物固定,缺乏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到民间传说中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和史料局限性的影响。第二,想象和夸张有时候是不合理的。鲁迅先生说:“欲显刘之长而厚,似假,似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