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佤族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迁徙过程?

佤族是生活在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据1990统计,佤族人口为35190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它的主要居民区位于澜沧江和怒江之间,怒江南段的延伸地带。这里山峦连绵,少有平坝,故古称“阿瓦山”、“葫芦国”(清代四代文献通考)。西盟县、沧源县是佤族自治县,孟连、双江、耿马是佤族和其他民族组成的自治县。

瓦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瓦德昂分支,大致可分为瓦语、勒瓦语、勃劳语三种方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部分佤族地区使用带有拉丁字母的佤族文字,但其字母并不完善。1957年用拉丁字母设计了一套完整的Wa字母方案,现在正在推广。

佤族自称与各种分支有关,包括佤族、吴族、勒佤族、艾佤族、阿沃族、拉佤族、佤族努姆族、佤邦族和佤邦族。虽然其中一些称谓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主张,但它们往往伴随着贬义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佤族人民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统称为佤族。

佤族支系根据民族自我宣示、历史传说、氏族谱系、服饰文化等因素可分为六七个支系。分别是乐娃、不饶、娃、拉、娃崩、娃古德、恩人、宋。乐瓦:居住在西盟县城和阿瓦山腹地;仫佬族:分布广泛,主要居住在澜沧、双江、耿马、普洱等县。这些人保留了“普(普)”人的称号,可能属于古代“普”人的直系后裔;嘿:住永德、镇康;拉人:班老、班洪、龙夸、满乡一带的佤族自称拉或“学拉”;瓦崩(Wa Beng):又名“阿瓦莱(Awalai)”,他们最初生活在萨尔温江西部,65,438+000多年前移居到锡盟山。他们的祖先在“蒙茂豪发”(保山、大理)时期与德昂族生活在同一个分支;瓦古德:翁嘎克的佤族自称“瓦德耶”。他们的祖先生活在缅甸和泰国时,与桑道人同属一个分支。恩人和宋人:他们也自称“贡恩”、“贡宋”。据说他们在京东的时候,和澜沧芒堆的卜饶(卫、田)是一个分支。后来被掸族打败,以不同的方式逃亡。他们的两个祖先大恩和大宋都留在京东山区,所以至今自称恩人和宋人。

阿瓦山区的山脉由北向南逐渐变缓。境内主要山脉有赵房山、韩晖山、四牌山、卧坎山、芒高山等。这些山脉构成了澜沧江和萨尔温江的分水岭。这里山谷纵横交错,形成数十条河流,其中流入澜沧江的较大河流有:猛洞河、拉蒙河、小黑河、黑河、南兰河、南雷河;流入萨尔温江的河流有:南汀河、芒库河、南滚河、南马河、库兴河、南康河、南溪河、南卡河。

阿瓦山属于亚热带,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最高海拔在2900米以上,最低海拔在700米左右,所以垂直气候变化明显,最高气温达到40℃,最低气温达到0℃,年降雨量1,500-3000毫米,其中80-95%的降雨量在5月下旬下降到65438+。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壤类型,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

佤族生活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亚洲象、孟加拉虎、豹子、长臂猿、叶猴、鹰隼、羚羊、蟒蛇、眼镜蛇、巨蜥、孔雀、犀鸟、凤头鹦鹉、银雉、太阳鸟等。植物资源有70多个科,150多个属,3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20余种,淀粉植物15种,油料植物20余种,树脂植物7种,粮食作物籼稻和粳稻237种,玉米数百种,小麦14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棉花、烟草和各种蔬菜,经济树木有茶叶和紫皮。有数百种草药和香料,如胡椒、砂仁和草果。阿瓦山地区的地下矿藏也极其丰富。这里的银矿开采于明末清初,其中著名的茂隆银矿是由石屏汉人吴尚贤从内地带来的一批汉人和当地的佤族共同开采的。当时不仅促进了国家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佤族与内地各族人民的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