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涤剂的发展历史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分子结构中带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表面活性剂根据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成离子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实践证明,织物洗涤中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才能对织物去污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这两种表面活性剂成为了洗衣液的主要原料。洗涤剂应该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起泡性和消泡性,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洗涤剂产品种类繁多,基本可以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洗涤剂、膏状洗涤剂。

古代洗涤剂

1,淘米水早在先秦至秦汉时期,人们就懂得“就地取材”,不用额外花钱就能得到洗脸、洗发的“清洁液”。礼记?内则曰:“与”,唐孔谓之:“穆,穆法也;鲎,洗脸。取粟梁之汗。”原来,古人只是简单地用五谷的“潘汁”洗脸、洗头。所谓的“潘汁”,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今天常见的淘米水。据史料记载?《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皇后都史年轻时,因家境贫寒,其弟窦安国将其买给一个买卖人口的人贩子。临别时,都史曾央求米潘(淘米水)帮他哥哥洗头。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相信淘米水对清洁皮肤是有效的。下次煮饭的时候,也许可以考虑一下是否让淘米水轻轻地流走。2、草木灰水至于清洗衣物,古人用的是另一种“清洁剂”——灰水。草木灰的水提取物。《花王公基》曾提到,丝绸在染色前必须“用水浸泡”。注:“水也是装灰的。”礼记?内泽》曰:“冠脏,灰清;衣服又脏又灰。“古代人用草木灰的浸泡液来洗衣服冠带。因为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可以去污。这种好用的洗洁精在古代很常见。直到近代,中国一些偏远的乡村仍用草木灰水洗衣服,被视为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洗涤剂。3、柱木灰+贝壳灰另外,还有一种混合洗涤剂。据《花王公基》记载:“以练帛,以柱为灰,使帛繁盛,是各种器淫之果。“所谓蛞蝓是指贝壳灰,其中含有氢氧化钙,能与“木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钾。用它的水溶液洗涤丝绸制品时,会与附着在丝绸表面的油脂发生反应生成钾皂,能把丝绸洗得简单光亮。好像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在使用皂液的功能了。4.皂荚又称皂荚,是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汉代神农的《本草经》已经把这种很常见的植物列为入药。皂荚含有皂角苷,其水溶液能产生泡沫,具有去污性能。当时社会上有卖皂荚的店铺,可见当时人们普遍采用。各种皂荚中,“皂荚”品质最差,去污能力弱,不含水分;皂荚”去污能力强,气味浓烈。后来,人们又进一步把皂荚的种子捣碎,做成一个球,橘子大小,用于洗脸和身体,俗称“皂球”。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它的制作方法:“十月摘荚,煮之捣烂,以白面香为丸,浴面比皂荚更脏更腻。“和现在的肥皂比起来,形状还挺像的。5.浴豆在魏晋时期,还有一种洗涤剂叫“浴豆”。唐代孙思邈的《前进方耀》、《前进方毅》中记载,将猪的胰腺脏血洗净,撕掉脂肪,磨成糊状,再加豆粉、香料等。加入,均匀混合,自然干燥,制成用于洗涤目的的浴豆。谁第一个想到用猪胰腺去污垢?至今无人知晓,但他一定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在制作浴豆的过程中,对猪胰腺进行了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消化酶的分泌。混合豆粉中含有皂角苷和卵磷脂,具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既增强了洗涤能力,又能滋润皮肤,在当时是比较优质的洗涤剂。但由于猪胰腺确实很难大量获取,所以浴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只被少数上流贵族使用。6.胰脏人改进了浴豆的制作技术。他们在磨猪胰腺的时候加糖,用碳酸钠(纯碱)代替豆粉,加入融化的猪脂肪。混合均匀后,他们将其压成球或块。这就是“胰腺”。胰腺在化学成分上和今天的肥皂非常相似。而且产品的品种更加多样,桂花、玫瑰胰子等...这与当今各种不同香味的肥皂非常相似。7.人们至今仍在使用的茶籽饼碱和茶麸(俗称茶籽饼),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使用了。虽然最早使用日期不详,但最迟在明清时期就已广泛使用。碱是碳酸钠晶体,茶麸是菜籽油压榨的副产品。用水捣碎提取的汁液中含有皂素,也有很好的除垢效果。总之古代的中国人有很多有效的个人和衣物清洁卫生的方法,而且很多都是廉价环保的!

世界洗涤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从二战开始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对洗涤产品的迫切需求,世界洗涤产品的生产发展迅速。世界洗涤用品总量1970年为1637.7万吨,1995年为4300吨(其中肥皂约900万吨)。按照58亿人口计算,世界年人均消费量约为7.9公斤,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市场增长趋于稳定,但在亚太、亚太等发展中国家。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洗涤产品需求将上升至1亿-1.2亿吨,部分原因是人口增长,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商品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高品质、多功能、安全的洗涤剂、肥皂、洗发水、沐浴露,充分显示了我国洗涤剂行业的繁荣,也反映了洗涤剂基础原料表面活性剂生产的蓬勃发展。历史上中国早期使用的洗涤用品只有香皂一种,1960以后才开始工业化生产合成洗涤剂。在过去的30年里,合成洗涤剂除了维持香皂的需求外,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我国洗涤产品的洗/皂比约为75∶25。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96: 4。2005年中国肥皂累计产量为716274.56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2.67%。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5076420.66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14.08%;合成洗衣粉累计产量3049860.54吨,较2004年同期增长10.14%。2006年,全国肥皂产量总计765,438+00,023.93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3.95%。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5457282.28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12.4%;合成洗衣粉累计产量3333175.16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8.1%。5438年6月至2007年4月,全国肥皂产量共计221,321.45吨,比2006年同期下降6.02%。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65,438+0,799,872.25吨,较2006年同期增长5.85%;合成洗衣粉累计产量65,438+0,050,745.02吨,较2006年同期增长0.8%。在中国,香皂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人们仍习惯用香皂洗脸和洗澡。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肥皂和香皂绝不是稍纵即逝的产品,仍然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完善。近10年来,中国合成洗涤剂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洗涤产品,尤其是各种合成洗涤剂产品仍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