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什么?
在漫长的两三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们逐渐学会了制作打磨精美的石器,于是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和考证,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使用火了。
至今,人类很早就能使用火的有力证据之一是,在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约50万年前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有厚厚的灰烬和一些动物骨骼化石以及被火焚烧过的灰土。灰并不存在于整个地层中,而是在某一部分成堆分布。这说明不是野火的征兆,而是有意识用火的结果。
光明日报2月29日报道1981:“据《华盛顿邮报》10月26日报道,一个由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四名人类学家组成的小组在非洲肯尼亚的切苏瓦尼亚发现了1420000年前的石器和400件C片。这样,人类开始用火的时间可能会往后推1万年。一般认为,非洲直立人大约在654.38+0.6万年前开始使用火。
自然界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长期干旱和闪电可能会引起森林和草原火灾;火山喷发喷出的熔融岩浆会烧毁周围的植被;森林中堆积的烂草、枯叶在一定条件下会自燃;石油、天然气等裸露的幼苗在干旱、气温升高后也会着火。但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火才能被人利用和控制。
火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光和热的现象。火的使用是化学上的第一个重大发现。由于火的使用,人类不仅有了防御野生动物的武器,还将饮食由生食改为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从而促进了人体的生理变化和发育。人类还用粘土烧制陶器,这是最早创造的化学产品。
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选材不断细化,从地上堆干柴烧土坯到建窑,烧制温度逐渐提高,人们发明了釉料,使陶器的制造过渡到瓷器的制造。瓷器的发明比陶器晚了几千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瓷器的国家。在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甘肃等地,已经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完整的原始青瓷。大约2000年前的中国汉代,由于原料配方、制作工艺和高温技术的不断改进,产品达到了瓷器的基本要求,出现了真正的瓷器。这种瓷器精致美观。可以说,从商代出现原始瓷器开始,中国就完成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转变。在后来的几年里,中国的瓷器制造业继续发展。到公元618 ~ 907年,中国唐代出现了五彩缤纷的“唐三彩”瓷片。后来的五代,青瓷被称为“蓝如天,亮如镜,薄如纸,响如磬”。
中国的瓷器在8世纪左右的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又从阿拉伯、小亚细亚、埃及传到欧洲。这可能就是“china”和“瓷都”用同一个字“China”的原因。
随着陶器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金属冶炼和铸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包括高温技术、冶炼和铸造所需的耐火材料和造型材料等等。
随着火的发现和利用,人们得到了木炭。木炭在古代金属冶炼中用作燃料和还原剂。
像金和银这样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它们光泽亮丽,长时间不生锈,引人注目。它们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金属。
铜、铁、汞、锡、铅等金属矿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大多以氧化物、硫化物或碳酸盐的形式矿化。它们是通过熔炼获得的一些最早的金属。当含有这些金属的矿石偶然落入古人的篝火中,经过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过程,便生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属,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可能是金属冶炼的开始。
金属冶炼和铸造给人们带来了金属的工具,使人们从石器时代步入了金属时代。
在金属冶炼的同时,古代劳动人民还创造了玻璃,玻璃是一种硅酸盐化学物质。传说居住在今约旦及地中海沿岸其他地方的古腓尼基人曾在一次航行中把船停靠在岸边,用船上运来的天然碱块和沙滩上的石头在沙滩上支起一口锅,用火烤熟。晚饭后,他们在灰烬中发现了透明明亮的玻璃,从而发明了玻璃的制造。这可能只是根据制造玻璃砂(SiO2 _ 2)、石灰石(CaCO3 _ 3)和纯碱(Na2CO3)的原料编造的传说。在沙滩上烧火,无法达到这些原料的熔化温度,进行化学反应。事实上,玻璃的制造是在釉陶窑达到一定温度后偶然发生的。埃及人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制作玻璃珠,一个公元前1.550年埃及人制作的蓝色玻璃瓶至今还保存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中国的玻璃制造始于西周。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大约1000件玻璃珠、玻璃管和玻璃碎片。据考证,它们是公元前10世纪的实物。这个时候正好是中国的西周。1978年夏,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战国墓出土的玻璃珠是公元前433年左右的实物,珠形统一,雕工精细,穿孔,穿成一串。
古代人进入金属时代后,原始的狩猎经济开始让位于农业和畜牧业。
农牧业的兴起带来了酿酒、制革和漂染业。
鞣制是使用化学物质将动物皮转化成皮革。动物皮干了就硬,遇水就容易腐烂。一些化学物质可以与动物皮肤中的蛋白质结合,成为柔韧耐用的皮革。五倍子(或五倍子)是中国很早就用于鞣制皮革的化学品。它是五倍子蚜虫在盐肤木叶片上形成的干瘿,主要化学成分是鞣酸,鞣酸是鞣革的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树脂、脂肪、糖等。
人们很早就用天然有色物质给丝绸、棉花和毛织品染色。古籍和出土文物的记载表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明确将染分为煮、染、暴、染四个步骤,并设置了“染人”的官职。在中国古代,天然植物中含有的色素用于染色,如靛蓝染青色。这是一种存在于木蓝枝叶中的物质。发酵后,它产生一种可溶的白色溶液。织物在这种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在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下,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耐晒、耐洗、耐热。我国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蜡染工艺至今仍是用加热熔化的蜡液在白布上绘制图案,然后放入靛蓝草发酵的白色溶液中,空气氧化后再用水煮沸去除蜡。这种技术自汉代和唐代以来一直流行。今天的靛蓝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
还有红茜,根茎中含有红色素,也是发酵后产生的。明矾被用作媒染剂将织物染成红色。还有黄栀子,也叫黄栀子,是一种小灌木,开白色的花,很香,结出的果实可供染色。
古埃及人和印第安人也用靛蓝和茜草作为染料。据说几千年前埃及包裹木乃伊的蓝色亚麻布是用靛蓝染的。印度人还用寄生在不同植物上的胭脂虫中的红色素给它染色。古希腊人和罗马人也使用另一种动物染料,一种分泌液体的贝类。暴露在空气中后,由黄色变成绿色和蓝色,最后变成紫色。这是一种珍贵的紫色染料。
是古人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观察到木材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成炭;用粘土制成的防水陶器;沙子和石头可以烧成透明的玻璃;含铜的绿色孔雀石变成黄铜;五谷变醇酒;白布可以染成鲜艳的颜色...让人们意识到物质是变化的,物质也是可以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