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历史在殖民地埋下了多少“地雷”?
大英帝国的逐渐衰落是殖民地独立运动的背景。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其民族运动发展的基础,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是引导民族运动发展的导火索,独立是最终反殖民统治的高潮。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种类繁多,管理方式和政策也比较复杂,为后来殖民地的独立埋下了各种冲突的“地雷”。
夺取海上霸权,剥削贸易利益
分而治之是英国殖民政策的基本策略,通过分而治之和各种手段对国家、民族或宗教进行划分,进而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往往只是工业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商。英国为了保证其统治的稳定性,也因为各殖民地民族的复杂性,一度以“分而治之”、“精英制”、“以洋制洋”等政策进行统治,甚至直接放弃解决当地民族问题,使得许多殖民地在独立后面临不同程度的民族冲突。
在印度和非洲,英国保留了原住国、部落、村落等一些原有的行政机构,任命当地人担任地方以下官员,使一些地方语言和文化得以保存。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后开始在印度扩张。1947年“印度分治”期间,英国将统一的南亚次大陆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持续不断,留下了许多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是掠夺非洲的最大受益者。从1885到1914,英国将大约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统治之下。
自治领是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下的特殊国家制度,是殖民地独立的最后阶段。他们是从殖民地或自治殖民地进化而来的。
1686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为了增加英国在北美的影响力,把新英格兰联盟变成了自治领。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通过了《独立宣言》,随后新英格兰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英国从北美殖民地独立中学到的经验是,即使没有殖民主权,贸易仍然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授予英属加拿大和英属澳大利亚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领地位,因为这些国家的白人被视为居住在殖民地的“本土”人。只要海外市场政局稳定,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即使没有正式的殖民统治,仍然可以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纽芬兰相继获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开始了从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自治领土在外交政策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只要它们的政策不明显违反英国的利益。经过一场反对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爱尔兰自由邦于1921年获得自治领地位。爱尔兰于1937年与英国断绝正式宪政关系,于1949年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的爱尔兰共和国。然而,留下长期流血冲突的北爱尔兰问题至今难以圆满解决。
租借土地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其部分领土出租或抵押给另一国。租约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此期限内出租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租赁国保留对租赁土地的主权,租赁期满后收回。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租界是通过强迫这些国家缔结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是强国对弱小国家领土主权的非法限制,违反了现代国际法原则,从而留下了许多问题。
披上国际法的外衣,签订不平等条约
委任统治是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国联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细分统治而建立的一种制度。从形式上看,委任国和委任地是“保护”关系,委任国对国联负责。虽然“委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14年至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但委任统治作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新制度,应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算起。委任统治是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总政策的新趋势,即在国际上解决殖民统治问题。然而,在国际联盟的监督下,这种为了避免更大的国际冲突而根据国际法公平解决大国争端的形式只不过是土匪行为,具有严重的后果。
一个突出的案例是,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此后,移居到世界各地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和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发生了多次流血冲突。1948年,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但这里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武装冲突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保护国,又称被保护国,是指受宗主国支配和保护的国家或地区,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产地和国际市场,用强大的手段强迫弱小落后的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保护”的名义控制和吞并弱小国家,这也给保护结束后留下了很多问题。宗主国与保护国的不平等关系导致后者无力打理内政外交,甚至丧失主权。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联合国的建立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大批英国保护国逐渐走上独立之路。
地方独立问题是英国的另一个隐患。
苏格兰独立问题也是英国留下的“地雷”。历史上落后的苏格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英格兰的影响,在政治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12爱丁堡协议正式将英国议会的最高权力暂时移交给苏格兰议会,为苏格兰独立公投奠定了法律基础。有学者认为,从国家层面看,英国两党政治难以形成一致的国家政策,短期选举利益也成为两大政党向国家势力妥协的诱因;英国宪法中缺乏禁止民族独立的明文规定,以及修宪的便利性,是英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苏格拉和英格兰之间几百年的斗争和拉扯,在2014的秋天达到了另一个高峰。2014,18年9月,苏格兰投票反对独立,但英国为此付出了很多。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内部政局,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高度现代化时期被分裂问题所困扰,民族问题在未来仍将是英国不可小觑的难题之一。
20世纪初,非殖民化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挑战殖民宗主国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自己国家和邻国的事务,尤其是二战后。英国最终接受了这种新形势,将旧大英帝国改造成了今天的英联邦。
英国的殖民历史远比上面提到的冰山一角复杂。这些殖民形式在某些地区和国家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英国根据自身利益和被殖民地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时做出调整。这些殖民政策或多或少埋下了“地雷”,为殖民地的独立埋下了伏笔,也对殖民地独立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深远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提出英国统治印度的双重使命——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印度人失去了旧世界,却没有获得新世界。”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仍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英国的殖民对殖民地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良性作用,避免了英国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和掠夺造成的经济下滑、民族分裂等灾难和苦难。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