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和阅读策略是什么?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散形式而凝精神,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的发展史;

先秦时期:包括诸子百家的杂文和历史杂文。诸子百家的杂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主,所有描写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比如《左传》。

汉代: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将传记散文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笔记、碑刻、随笔、序文等个体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被后人誉为汉赋四大家。

唐宋: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写作日趋复杂,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许多优秀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明代:先是有以摹仿古代为主的“七子”,后来又有主张一切作品从胸中流出的唐宋学派,归有光最为著名。

现代: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平起平坐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写,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实的人和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和创建。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阅读策略;

1,读散文要“文艺眼”。

2.注意散文表达的特点。

3.注意扩大联想,理解文章的魅力。

4.品味散文的语言。

5.理解作品的内涵。

扩展数据:

散文鉴赏;

1,整体入手,梳理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维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整篇文章,注意内在联系,从宏观角度驾驭文章,观察作者的意思,倾注其中。

如《长城》(2000)以深秋景色开头,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归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题,含蓄而深刻。在这个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一遍答题,就能看火了,舒服了。

2.了解背景,看透创作过程。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很多杂文的创作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和欣赏散文的一个关键。读《动物、人、鬼》(2000年春)时,一定要认真读笔记,分析背景材料。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民众发起反内战运动,但国民党当局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非常痛心和愤慨,坚持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他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自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翻看创作过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不难找到试卷中问题的答案。

3、借助想象,观察作者的情绪。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一定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与作者情感产生强烈共鸣。

在阅读《长城》时,如果能联想到余在都江堰对长城的评语,想象到硝烟弥漫的长城,想象到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融合的曲折历程,就不难触动作者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孤立落后、走向富强的真挚而沸腾的内心。

4、找准技法,找到突破口。以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方法之一,以物言志的散文也多次被列入高考题。比如《包秋》(1999),是一篇情与文并重的严谨散文,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作者通过玉簪玉簪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不要浪费时间。这就是“玉簪花灵”。抓住了这个“精神”,就相当于找到了阅读的突破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散文(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