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薇镇的历史

夏薇镇位于东唐岗河和渭水河之间,在兴化市东北25公里处。北自东向西与邢燕界河、杜妍县吴歌镇、南至东西向海河、兴化市海南镇相望。夏薇及其东邻中卫和劳伟,历史上被称为兴化卫内区。清代中期以后,由于高大健壮的人工圩田蓄水,圩田内65438+万亩良田得到旱涝保收,成为兴化东北的天然粮仓。

过去由于圩田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导致农业歉收,缴纳钱粮税不足,广大民众生活十分困难。清乾隆二十年(1755),兴化县令白带领当地百姓修建了周长分别为60 km和61.9 km的老魏和中魏,挡住了洪水,终于使魏境内的万亩良田获得了第一次大丰收。后来,在吸收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兴化县令张家驹于民国六年(1917)三月带领村民修建了周长62.62公里的夏薇。

20世纪50年代,中卫和夏薇合并为双尾乡。60年代初,分为中卫公社和夏薇公社。为了普及“化涝为旱”的思想,夏薇人民挖了一条东西向的闰河,从此,夏薇被分为咸安魏和夏北魏。2001年底,设乡,镇人民政府驻四岔河。

自古以来,夏薇就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在历史的长河中,夏薇地区涌现出了数十位文人、举人和英雄。明代中期,村的姬姓村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在白驹、安丰等地的入侵,带领村民配合朝廷多次击退来犯之敌,保障了兴化东北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他的后人受到崇祯皇帝的表彰。1984年9月,兴化市文物勘测人员在工作时,发现村民纪家珍藏着一帧圣旨——明崇祯元年(1628)。这件文物用黄线编织而成,长190厘米,宽30厘米,有“生命之宝”和“广云之宝”两个玉玺,两面镌刻“金龙国案”和“大明崇祯元年”字样,距今已有348年的历史。这是历史上人们对远海不屈不挠的抵抗的见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夏薇优秀儿女,在中国的领导下,高举革命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和革命根据地,成为苏中革命老区。1941年2月,新四军1师6团2旅2营来到这片热土,与兴化县委开展革命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英雄儿女的杰出代表尹炳善(1923—1982)、查分别担任兴化县委书记、高邮县委书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当代精英,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博士生导师薛长虎、扬州大学研究员顾等。

值得一提的是,夏薇镇海河畔的四合村(今丛连村)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厚的古村落。顾名思义,四合村是由四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其中,钟家社是兴化钟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钟氏族谱》记载,明代初年,唐代书法家、越王钟的后裔,从苏州长门迁居兴化河开荒,将此地命名为钟。高家社是被摧毁的高适家族的主要聚居地。据《北京唐高氏家乘》载,明洪武初年,诗人高甲社。程家舍是程家在兴化的聚居地之一。据《兴化初经堂程氏族谱》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程氏始祖(字彦甫,浙江嘉兴人)元末随妻从苏州迁居兴化市。他的儿子程权的一个后代搬到了河边定居。孔家社是孔氏家族在兴化的聚居地之一。据清二年(1910)孔子的分支记载,孔子的61孙孔洪宪迁居江南句容,苏州迁居兴化。后来,其中一个后裔搬到河边定居。

七里寺始建于唐代,位于四合村南海河畔,原名真武寺,又称水寺。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古庙,两厢一院,朝南。少年殿内原本供奉着一尊金色的水神“北方真武大帝”和治水英雄崇伯滚(于霞的父亲)。明朝以后改为佛像。因该寺东距安丰古镇7华里,西距钓鱼寺(今钓鱼镇)8华里,中间距安丰黄庄5华里,故历史上有“上七八次下五里,紫金香炉在寺中”的奇闻。于是,民间将水神庙改为“七里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