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历史概况
洪洞县名由来的正解
今天的洪洞县是1954年4月9日经政务院批准,由原洪洞、赵城两县合并而成。当时习惯上取两县首字母命名为赵红县,但1958改为洪洞县。这种改变的目的可能是考虑到洪洞县槐花移民历史在中国北方人民中的广泛影响和亿万移民后代对故土的感情,所以特意保留了“洪洞”这一历史文化品牌。
原洪洞县西周初称“阳”,因古代阳人在此居住而得名。西周金文中的“阳”看起来像一个人拿着武器,对着太阳跳舞。专家推测,固阳人是一个崇拜太阳神的部落。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私生子伯乔被封为杨侯(周宣王的儿子被其父封为杨志)。据史家考证,上古杨姓人在西周时期从这里南迁,一直转移到湖北房县的杨子山附近,建立了杨子国,南齐设杨子郡。后来东移至江苏,留下扬州、长江等相关地名。在长江下游与越人共同生活,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杨越。战国时期,杨越人的活动已经到达岭南。广州神话传说讲的是五个仙人骑着五只带着谷穗的羊创造五个羊城的故事,实际上是杨越人开发广州的历史反映。这样看来,早在3000年前洪洞县就已经开始移民了,而且移民的范围比明初更远更广。何况华侨是杨侯,后代世袭四五百年。当灭了杨侯国时,他被封为,是晋悼公的弟弟。在,杨成了项叔的封地,项叔以城为氏,改姓杨。汉代学者杨雄在自传中说:“叔食阳,生,食我,以夷为氏。”说明洪洞也是杨姓的发祥地,而且在古代,杨、杨是常用词,杨、杨两姓出自同一祖先。春秋末期,晋国的私人势力逐渐壮大,不断打击羊舌、齐国等旧贵族。514年前,新兴势力消灭了羊舌族,将其采邑分为杨、平阳、童。三郡中,辽安为杨家郡大夫。这是洪洞县最早的县。西汉在此设阳郡,郡址在今洪洞县东固村(一说在范村东南)。
东魏时,因战争需要,在洋县以北25里处修建了驻军城堡“洪洞圩”,又称“洪洞镇”,洪洞之名从此出现。这个地名在古籍中也有记载,如姚最的《行旅序》:“周建得五年,自行议其师,次至洪洞,百雉近,四面重复,检危。张,齐桓公领兵,肉甲光秃秃的。请投降。”再如《北史》:“周朱去锦州,宇文仙攻,拔雀鼠出洪洞。”这些史料中的“洪洞”指的是军事要塞洪洞镇,位于今天洪洞县上吉罗一带。
隋一宁元年(617),李渊起兵太原,南下霍邑。过阳县时,因其县名和隋炀帝姓均为“阳”,故改阳县为洪洞县,以古洪洞为名。
说到洪洞的含义,地方志记载,它是以古代传说中仙女居住的洪崖洞命名的。这种解释显然过于牵强。我记得郝树厚先生讲过他的看法。他想:“洪水是大水,山洞是急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为汹涌波涛。”很多人都认同这一点。在古籍中,“洪洞”也叫“洪洞”。原意是形容大水,如《淮南子原道》:“(水)狂荡,与天地和谐。”有时它也描述强风,如汉代王子元的“洞箫颂”:“风满洞而不绝”。我觉得东魏应该在这里设置军事重镇,修建洪洞,也应该以洪波的气势来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
今天洪洞县以北就是原来的赵城县,“赵城”的由来相当久远。西周时,周穆王有一个很有本事的赶车人,名叫赵辅。相传,周穆王下西洋,赵福驾着八匹好马直奔昆仑。后见西王母,闻谋反,与战千里,东征徐,粉碎叛军。赵福因这次服兵役被封为赵成。“赵”原意为飞驰,“赵城”地名以千里之外的在枣府的功绩命名。像很多古代的名字,比如“金”就是为了表现的好枪法;《周》取材于后稷《五谷丰登》;“楚”是纪念先民起源于山林的地名,为纪念其功绩或反映其文化特征而产生。赵复子孙以赵为氏,尊赵成为籍贯。
原赵城县自汉至隋分属奎贤、永安、霍邑三县。隋以宁元年(617),脱离赵城郡,直至1954年与洪洞郡合并。
洪洞县西邻霍岳,东临分水。以山川壮美、人民刚毅、民风淳朴著称。因此,有必要称之为“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