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时空坐标:周秦之变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剧烈的变革之一,结束了封建社会,中国走上了统一的帝国,带来了周秦之变。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社会变革。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毁灭性变革,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事实上,这种转变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真正完成。

?1.战争的逻辑在军事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奴隶社会的封建割据政权因为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征服而走上末路。末日之路的由来,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就是战争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其实春秋以前的战争并不是以砍人致死为目的,战争的礼仪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了砍死人的目的。正是因为战争逻辑的这种变化,才导致了中国的统一。

为什么战争的逻辑会改变?原因是春秋末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打破了过去的社会平衡,封建社会的贵族秩序瓦解。贵族是征服者,他们觉得自己要和平民区分开来,才能彰显自己的伟大,所以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等级感和秩序感。这种意识也延伸到他们对战争的态度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他们认为战争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左传》中有一句话叫“国家大事只有祭祀和军事”,意思是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大事。这么高贵的东西,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有资格。

二是贵族打架时,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就是“礼仪”的“礼”,但不仅仅是礼仪,而是代表了一整套秩序,可以给每个人提供上下排名的适当位置。换句话说,贵族打仗是有规矩的,规矩是按“礼”打仗,打仗的目的是恢复“礼”的秩序;不按“礼”出牌,赢了就没面子,因为你连秩序都破坏了,只是春秋末期的宋立科相公。

从春秋末期的楚国开始,就开始了对抗套路。这种事情是会传染的。各国都怕赔钱,底线越来越低。战争的实用性开始超越礼仪。

?二是经济社会发生了重要的技术变革。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技术变革,使诸侯势力的扩张成为可能。正是因为这两次技术变革,打破了君臣之间的权力平衡。

第一个技术变化是铁和牛耕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提高了平民的劳动效率。过去他们的耕作效率很低,只能在贵族控制的公田,也叫矿田里耕作,无法开垦自己的私有田地;但是铁器和牛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平民有余力耕种自己的私田,甚至干脆逃离贵族控制的矿田。这时出现了君主、贵族、平民之间复杂的博弈关系。对于贵族来说,平民逃离雷区会削弱自身实力,所以要控制;对于君主来说,只要能帮助他削弱贵族诸侯,都是值得拉拢的盟友。因此,君主和平民之间逐渐形成了联盟关系。君主为耕种私有田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纳税。越来越多的平民从矿田跑出来,贵族控制的井田制度逐渐瓦解,贵族的权力逐渐削弱。君主开始获得对贵族的优势。

第二个技术变革是竹简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技术。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周初文字为祭祀专用,以铸鼎分发。除了大贵族,很少有人能接触到文字,有文化的人只能是大贵族。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开始刻在比铜鼎轻得多的竹简上。它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大大降低了复制和知识传播的成本。普通的贵族子弟甚至幸运的普通人都有机会学习文字,获取知识。

?三。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

魏变法和秦商鞅变法使国家富强起来,国家开始脱离大贵族的控制,出现了官僚政治的雏形。

?由于多年的人口膨胀,此时出现了许多受过教育却得不到一块土地的贵族子弟。他们成了游客,寻找机会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君主们早就想养一群可控的了。什么样的人最好用?第一,他们必须在自己的国家没有根基,没有对抗君主的资本;第二,他们的地位取决于君主的赏赐,所以他们有与君主合作的动力。其他国家的游客完全符合这两个要求。君主和游客一拍即合,游客成了依附于君主的私人人事团队。这个人事团队后来发展成了官僚机构。

?官僚与贵族的区别在于,本质上,官僚没有独立性,他们是职业经理人,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贵族是独立的,他们是准合伙人,君主必须和他们商量重要的事情。游客的出现,终于让君主们可以全方位碾压贵族藩属,藩属国从君主贵族的结构变成了君主当家的官僚结构。这个过程在历史上叫什么?改革!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等等,都是这样进行的。其他国家的游客成了各诸侯国的暴发户。他们镇压住在中国的大贵族,执行君主的意志。随着各种政治改革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对于君主来说,这次有办法动员平民。虽然你没有贵族血统,但你可以做出军事成就。只要你有办法从战场上带回更多的人头,你也有机会升到比贵族更高的位置。

这种鼓励是不可思议的。战争的规模和频率急剧上升,一场大规模的亡国战争轻易爆发。毁灭国家的战争规模有多大?比如很多人崇拜的战神白起,一场战役就要杀死赵的四十万士兵,在变法后成为可能。

随着各国相继的政治改革,各个诸侯国的旧贵族阶级被一扫而空。变法后,君主可以决定战功的标准,也可以决定官僚暴发户的地位。君主对国家的控制变得更强,没有权力约束君主。封建分封制社会已逐渐结束。

第四,存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现象

到了春秋末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数百年来,自然秩序早已崩溃。这很糟糕。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理解世界所依据的坐标系不见了,世界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这个时候,就是想法迸发的时候。人们开始努力思考,寻找意义。那些千百年来践行的传统,比如“日用而不知”,成为了人们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思维催生了后来的百家争鸣,也就是很多学派。

?各种理论基本上都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传统。在这个问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态度,即主张回归传统的,主张抛弃传统的,完全不关心的,分别对应着最重要的三个学派:儒家、法家、道家。其他的百家争鸣可以看作是这三个学派的某种变形。

儒家思想:自我否定与互惠

孔子认为复古的方式是“克己”,即克制自己的冲动,按照传统遗留下来的“礼”的要求去做事。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就是“仁”的“仁”。

春秋以前,人们按“礼”办事,只是一味地沿袭传统,随波逐流,没有一点勇气。

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按“礼”办事就会迂腐,因为潮流变了,遵守“礼”没有任何好处。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坚持这么做,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是应该做的事情”,这和利益无关。

这种主动的选择是充满责任的,也是需要勇气的。因此,儒家思想中逐渐出现了对道德勇气的赞美。

孟子有一句话,“道在何处,虽万人将往!”也就是说,只要我知道这是正确的路,就算有成千上万的人拦着我,我也会无所畏惧的走上去,知道自己做不到。

法家:君主的意志

在法家眼里,儒家思想太迂腐。明知不可能,做了又有什么用?时代完全变了。你还是要遵循过去的传统,不了解现实的变化。你们只能是一群书呆子,不可能成功,只会把世界带入危险的境地。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作品。他说,试图用古老的政治逻辑来治理当代人,基本上是一条等待他的愚蠢之路。

干脆把“礼”换成“法”,创造新的制度。为了能够执行“法律”,君主必须知道如何使用狡猾的技术来控制人民,以及如何利用甚至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局面。这就是法家的三宝,“魔势”,即法、政、势。儒家强调“礼”的还原,它来源于传统,贵族是“礼”的载体;法家强调“法”的创制,它来源于君主的意志,官僚是法律的执行者。

在君主、贵族、官僚的博弈关系中,各诸侯国的君主肯定不会愿意接受儒家,而会更愿意接受法家。所以孔孟周游列国,也没有得到重用。相反,法家占据各种高位。有意思的是,法家的拥护者在国内往往不受欢迎,商鞅和李斯在其他国家都有建树。原因是君主需要官僚在他的国家里没有根基,才能对他唯命是从;如果是自己国家出生的法家,总会有各种基础。这种人太了解魔势了,很容易成为君主忌惮的对象。背井离乡的游子,如漂泊的浮萍,孤苦伶仃,荣辱取决于君,君最喜欢。所以法家只能在别的国家成功。

道家:无为而治

不管儒家法家怎么想,在荆楚的道家看来,中原人太不安分了。道教认为,今天的计划是放下不得不做某事的想法。顺其自然,让世界和人民自由独立地运动,事情自然就好了。这叫“无为而治”。

周秦之变也给中国思想史带来了自然的延伸,这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国的官方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变过程。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取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终点是世界的统一。一旦统一,百家争鸣马上就被压制了。在周秦之变的过程中,中国官方思想经历了从法家到道家再到儒家的转变。最终汉朝整合了所有的新元素,使中国在制度和思想上稳定下来,中国走上了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