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信息!
詹天佑(1861—1919)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海县。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铁路专家,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同治十一年(1872),作为清政府第一批官营留学生,赴美留学。光绪四年(1878)至光绪七年(1881),就读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土木工程技术专家之一。
从光绪十四年(1888)詹天佑调任中国铁路总公司,之后参与并主持了中国几条主要铁路的建设。他是中国早期铁路建设史上30多年的杰出技术专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宣彤元年(1909),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宣彤二年(1910),任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1914,任命詹天佑为约翰至四川铁路监理。在京张铁路建设过程中,詹天佑厉行节约,杜绝贪污贿赂,低成本顺利建成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在技术上完全由自己修建的铁路。1912年,詹天佑组织成立广东省工程师学会并任会长,不久出任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965438+2009年4月,詹天佑在武汉因病去世。
著有《铁路术语表》、《京张铁路工程简介》。
2.京张铁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铁路);
京张铁路起于北京丰台刘村,经昌平、南口,穿越八达岭,到达怀来、沙城、大宣化、张家口,全长约201km。6月开工1905,这是我国第一条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国有干线铁路。它是由中国近代铁路的先驱詹天佑先生建造的。它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并投入运营的没有使用外国资本和人员的铁路。这项铁路工程是艰巨的。现在被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是京包铁路的第一段。
京张铁路共有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座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最长,1091m。南口至八达岭的关沟段最大坡度为33‰,世界罕见。詹天佑先生在青龙桥设站,设计了一条之字形线路,解决了全线交叉的问题。
扩展数据:
京张铁路与詹天佑的历史典故;
这个故事众所周知:詹天佑用南北两端同时挖到隧道的中间点。但是隧道太长,然后中间挖两口竖井,可以反方向挖,这样可以同时进行6个工作面。他利用“折线”的原理,修建了一条之字形路线,以降低攀爬程度,并使用两辆手推车穿越。铁路修建之初,就出现过车厢脱轨的情况。詹天佑想了一个办法:在每辆车上加装美国人珍妮发明的自动挂钩,这样就可以组合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保证爬坡时的安全。
在北京附近修建铁路,往往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这条铁路穿过一位前道士的坟墓,他在政府和公众中都有影响力。此人带领群众闹事,叫停工程,私下承诺重金贿赂,要求分流。不过南北西都是达官贵人的墓地,不知道大分流会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了很多时间和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终于让铁路穿过了墓墙。
百度百科-詹天佑
人民网——清代詹天佑:廉洁奉公拓展铁路
百度百科-京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