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七日战争是什么?

??以色列和阿拉伯的七日战争是从1967年6月5日早晨到1967年6月5日的“6.5”战争。七日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伤亡和俘虏超过6万人,而以色列仅阵亡983人。通过这场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旧耶路撒冷和叙利亚戈兰高地的65000平方公里土地。战争期间,1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67年6月5日上午7点45分,以色列几乎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的所有机场进行了闪电攻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攻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到10年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了。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被称为六五战争。

?第一,空中偷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突袭。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在他们的巢穴投入战斗,甚至教练机攻击了阿拉伯国家的25个空军基地。从早上到下午6:438+08,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四波空袭。第一波攻击埃及10机场。第二波主要用混编飞机攻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8个机场。第三波袭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完成后,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从17到15遭到严重破坏。就这样,战后60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飞机451架,其中埃及损失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95%,整个埃及空军瘫痪,而以色列仅损失26架。

为了实施这次空袭,以色列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和准备。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国家军队尤其是空军的情况,比如空军基地的位置,跑道情况,雷达设施等。,甚至埃及军官的活动都是众所周知的。

令人惊讶的是军事情报和偷袭的作用:

以往以阿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在周末或周日,而以色列则打破常规,选择了周一。埃及军队一直以为以色列会在拂晓进攻。因此,自战争动员以来,埃及空军每天黎明时分都会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的闹铃时间。此时所有雷达开启,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照埃及军队的惯例,开罗9点正式开始工作,8点45分是交接时间,也是巡逻机降落的时间。大多数警官都在上班的路上,因此有大约65,438+05分钟的空档。从气象情况来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大雾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容易对地攻击。

第二,西奈半岛的战斗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袭半小时后,其地面部队5个师在坦克和装甲车的带领下,从加沙、阿里希和阿布奥格拉斯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当时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总数分别约为654.38+0.2万人,以各战略要点为基础。经过反复进攻,以军占领了加沙,进入西奈半岛的阿里希、阿布奥格拉斯等地。接着,以军士兵分三路入侵苏伊士运河地区:北路进攻坎塔拉,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南路指向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为了挽回败局,埃及军队顽强抵抗,两次反叛,但最终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失败。7日,北路在坎塔拉附近遭到以军袭击;中路的以军穿过了比尔吉的雅法;在南路上,以军到达寂地山和米特拉山口,挡住了埃及军队的退路。结果埃及军队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6月8日,以军已在西奈半岛消灭了埃及的5个师,并入侵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短短三天,西奈半岛落入以军手中。

三、进攻约旦?

袭击埃及后不久,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发动了袭击。约旦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和南部的两个主要地区建立了防御阵地。北部防御区主要以纳布卢斯、Tum Calm和杰宁为基地,南部防御区沿着从拉马拉到耶路撒冷和希布伦的山脊布置。约旦军队在上述阵地部署了8个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以色列军队以9个旅的兵力进攻约旦河西岸,其中包括3个装甲旅。攻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旨在占领杰宁地区,消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大卫居民区和空军基地的威胁,并夺取拉特伦至拉马拉的道路。第二阶段旨在占领整个约旦河约旦河西岸,包括耶路撒冷老城。

以色列中央军区司令少将·简自豪·纳尔斯基负责指挥对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地区的攻击。他派米阿里的10机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断该城与拉马拉之间的道路。古尔上校指挥的伞兵旅负责占领老城。5日晚,以军开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上午,古尔伞兵旅穿越了曼德尔鲍姆门和警察学院之间的区域。6日上午,以军夺取了耶路撒冷老城和以色列占领的斯科普斯山之间的地区,古尔伞兵旅占领了山下阵地,并与山取得联系。7日,古尔伞兵旅开始进攻耶路撒冷,并很快占领了这座城市。

四。以色列对叙利亚戈兰高地的占领

安理会通过“立即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9日开始对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攻击,攻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的狭长山地,海拔600-1000米。北起谢可山,南至亚木克河,全长60公里,中间最宽处约20公里,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有通往大马士革的高速公路。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色列构成极大威胁。叙利亚最初在戈兰高地驻扎了三个步兵旅。战争爆发前,叙利亚增派了4个旅来防御以色列的攻击,包括2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和1个炮兵旅。

以军以六个旅进攻戈兰高地,其中三个旅从北面进攻,两个旅从南面进攻。1旅,9日11: 30,以军从南北两面进攻戈兰高地。北路由北部军区艾伯特·曼陀勒的装甲旅、乔纳·埃夫拉斯指挥的戈兰尼的步兵旅和巴尔·科奇瓦的装甲旅组成。

9日,曼陀勒旅攻占卡拉,戈兰尼旅则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巴纳斯,另一路指向特勒的扎奇高地,并于当晚占领高地,随后戈兰尼旅向此处山地推进,于午夜占领了山上的叙利亚阵地。

6月5日438+00时,以色列军队的Kochwa旅与Gorani旅一起攻击巴纳斯,并向Einfeld和冯马达推进。此时,曼陀勒旅从卡拉德以东进攻库奈特拉,不战而占领库奈特拉。

从南面进攻戈兰高地的以军由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组成。他们首先袭击了Tawafik和Yamuk山谷。在拿下塔瓦菲克之后,他们征服了菲克和埃拉尔,并沿着泰巴拉湖东岸前进。到6月10日晚,以军已经占领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和几条通往大马士革的主要道路,并夺取了穿越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动作战。

?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至此,第六次五年战争宣告结束。

七日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伤亡和俘虏超过6万人,而以色列仅阵亡983人。通过这场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旧耶路撒冷和叙利亚戈兰高地的65000平方公里土地。战争期间,1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