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学发展史
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广西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品,支撑和培养了许多各民族三代的作家和作者,其中许多人是通过广西文学走向全国文坛的。新时期以来,该刊为我区文学创作的繁荣、地方文化的积淀和新型文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百越境界——花山文化与我们的创作》、《88年广西文学新反思》等文章的介绍和论述,对探索和推动广西民族文学和地域文学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长期以来,本刊许多作品被《中国文学》、《新华文摘》、《小说选》、《小说月报》、《小说家选》、《散文选》、《读者》、《诗选》等国内权威期刊转载,有的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介绍到国外,有的分别获得各种省部级奖项和国家级奖项。
《广西文学》获广西第一、二届报评优秀期刊二等奖,1996获广西第三届报评优秀期刊一等奖,广西第四、五、六届报评优秀社科期刊。
《广西文学》先后由以下同志主编或主持:胡(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总编辑)、苗彦秀(总编辑)、(总编辑)、(副总编辑,负责全面工作)、傅昭苏(总编辑)、林道行(总编辑)。65438年6月至0996年9月,《广西文学》编辑部改为《广西文学》杂志。历届领导分别是:蒋锡元(社长)、罗(总编辑、社长)、严风华(总编辑)。
杂志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该社卓一影视公司先后拍摄了纪录片《人性的较量——绑架的警示记录》和电视剧《富家寡妇》,其中电影《三人行》影响力最大,获得埃及开罗电影节“开罗铜像”奖、全国最佳儿童故事片“童牛奖”、全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2002年7月,杂志社与广西金嗓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同主办广西文学。文化与企业的联姻使期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3年以来,《广西文学》坚持“用我们的方式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扎扎实实为作家服务,把高品位、高质量、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作品奉献给读者”的宗旨,对栏目进行了重新编排。其中,旨在展示广西名家新作的《广西强档》、《新星座》等栏目成为广西文学的主要栏目,《名编访谈》、《特别策划》、《回乡》、《新势力》等栏目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办刊质量明显提升,发表作品重印率大幅提高。2003年至2008年,广西文学暨金嗓子广西青年文学奖已成功举办六届,共有55位广西新文学获奖者,对广西文学后备力量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2009年起,该奖更名为“广西文学”和“金嗓子”文学奖,评奖范围扩大至《广西文学》出版的所有作品。
本刊现任领导及主要工作人员有:总编辑秦瑞强(法定代表人)、副总编辑冯和魔鬼、散文编辑室主任、小说编辑室主任吴晓刚、小说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