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珍珠的养殖历史

东周周桓王时期起,合浦采珠。虽然史料记载不详,但这是合浦采集珍珠的最早记录。

战国时期,合浦就开始生产加工珍珠,并将珍珠作为饰品和药物,并以珍珠作为商品与十字趾商人交换食物。西汉元丰元年(前110),汉武帝在海南岛建立朱雅郡,建武十九年,建为朱雅郡,隶属合浦。

西汉称帝时(前32年——前7年),穷得半夜抱着老婆哭的张旺,后来成了靖赵胤。因直言不讳而当权的王峰,被王峰以叛国罪下狱,妻子都坐在一起。不久,张旺在狱中病逝,妻子的家人没收了合浦,但他的家产没有被没收。因为合浦产珍珠,加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合浦不仅是珍珠产地,也是珍珠集散地。张旺的妻子抓住这个机会在合浦经营珍珠生意,积累了数百万资产。后来,张旺的家人被赦免,回到他们的家乡,在那里他们能够赎回他们的农场房屋,享受他们的生活。

东汉时期,合浦珍珠业的发展达到顶峰。但因来年滥采,珍珠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于是发生了“合浦珍珠归来”的著名典故:“(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粮,而珠宝产自海上,堪比交趾之境,常以商粮。这地太贪得无厌,太不诚实,太不守纪律。于是,朱逐渐越过县界,从百姓的病痛中谋取利益。未满一岁时,往明珠归,民皆归商,商货流通。”这个事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历史上合浦曾有政府划定的珍珠生产禁区。大海被封锁,防止采珠人下海捕鱼,商人也被禁止进入,只能在政府的监督下采集珍珠。目的不是保护合浦的珍珠资源,而是赋予政府更多的专有权。比如西晋太康三年(218),为了保证皇室的珠宝供应,晋武帝颁布法令,派兵镇守连州珍珠池,规定普通百姓不得在里面采珠,一切采珠事宜由朝廷统一安排。

晋太康二年冬,孙吴政权决定禁珠,禁止采珠人采珠。珠海人民的生活又穷了。金平吴后,上书,请求允许开放珠江,允许人们通商,珠江人的生活才得以恢复。史书上说:“合浦人采珠为业,以珠借米,但三国时孙吴严禁采珠。吴回到晋国后,请求批准。每年六月10至次年二月,珍珠未采,商人们自由来往,百姓受困。”唐代天宝元年(742年)至广德二年(764年),封建统治者强制珍珠人纳贡珍珠,导致合浦采珠过度,几乎杀光了开采南珠的金蛋鹅,珍珠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历史上“合浦还珠”以来合浦珍珠贝的第二次大迁徙。正如唐代宁陵在《合浦归珠》中首先说的:“自合浦县天宝元年起,官无政府,珠有逸。”大诗人元稹也在《采珠》中写道:“海无底洞有高浪,采珠者判死刑。一颗珍珠判万人死刑,那么买婢的人呢?年年采珠避人,今年采珠波塞冬。波塞冬采珠而死,珍珠空。珠是海,海是神。神挑自己今日,何况人。”

另外,早在唐代,合浦就有人把贝壳磨成佛像,插在珍珠蚌里,三年后取出。这是合浦最早的佛像珍珠。公元962年,宋太祖圣旨合浦设梅川县,设立珍珠班,并以圣旨开始采集珍珠。南珠被官方视为贵重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公元972年,岭南小皇帝刘体为取悦宋太祖,用合浦珍珠制作了一条鞍带,为宋太祖称之为“珠龙玉鞍”。宋太祖非常喜欢它。他说:“我可以用我的技能来统治这个国家,所以它会被毁了。”

宋朝190年间,从宋太祖建陆三年到绍兴二十六年,合浦珍珠被严重捕捞,沿海地区珍珠资源枯竭。官兵们在与越南交界处强制采珠人采集珍珠,大量采珠人葬身巨鲨腹中。人们到处抱怨。唐代李白说“相逢问疾苦,泪尽称南珠”。

宋朝时,采珠人把采来的珍珠养在池塘里。当珍珠长大后,他们把它们放进鱼里,两年后他们得到了鱼珍珠。清代《岭南夫妇》记载:“连州人将鱼眼插入珍珠,蚌壳形成珍珠...这是鱼眼和珍珠的混合体”,显示了合浦朱敏的智慧。

元朝延祐4年,5438年6月+2月,恢复连州采珠都,专事采珠。7年6月停止采珠。元顺帝至元三年,重新设立采珠部,同年四月停止采珠。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采珠最繁荣的时期,也是合浦珍珠资源遭到破坏、珠民受到压迫最严重的时期。

正统年间,明英宗朱祁镇派宦官到合浦镇守珍珠潭。成化年间,明宪宗诏书试采珍珠,得珠14500余粒。

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明孝宗朱祐樘下诏,征集雷州、琼州、连州三地官船八百艘,人口八千人,白银、珍珠二万八千两。这一次,300多名军士水兵死在海上,280名军士水兵淹死,70艘船被风浪损坏,30多艘船成为空船。这次大丰收也是合浦珍珠收藏史上最大的一次珍珠丰收。

明朝郑德九年到十三年(1514-1518),明成祖朱厚尊又下圣旨两次采集珍珠,采珠人不得安宁。

嘉靖五年(1525),采珠恢复。这一年冬天,合浦下了大雨雪,池水结冰,树断了,冻死了很多人,但采珠人还是被迫没日没夜地下海采珠。当时的总督石喻·福临对嘉靖皇帝说:“嘉靖五年(1526),死了几千人……”嘉庆年间,合浦建白龙村珍珠城,专门用于加工合浦珍珠。明朝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乐民池的珠蚌夜间移至趾界(《两广简评》),合浦的珠蚌再次移至趾界,这是历史上第三次珠蚌大迁徙。

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 ~1627),朱赤宦官虐民,导致合浦海珍珠螺“奇缺,人谓珍珠没了。”(《合浦县志·实录》)。合浦珍珠贝第四次逃出合浦沿海。之后合浦的珍珠产量逐渐下降,已经不能和鼎盛时期相提并论。

明末,连州郡屡遭倭寇侵扰,战乱连年。另外,这期间合浦发生了七年饥荒和三次瘟疫,死了无数人。在这种情况下,看守朱赤的宦官继续在合浦以汉奸的身份乘虚而入,勒索掠夺珠宝,向朝廷进贡。到了清代,合浦采珠业逐渐衰落。清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珍珠先以圣旨试销,次年因所得甚少而停止。乾隆十七年(1752),九月发函采珠。然而,这一次,珍珠系列什么也不是。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采珠变成了掠夺性开采,不仅在珍珠池塘里捕杀珍珠贝,还远赴深海乱捕母贝。清朝末年,在采珠季节,合浦沿海只有20多艘捕捞珍珠的渔船。每天大约采集5-10斤珍珠,本地和外地珍珠商不再经常去合浦沿海地区收购珍珠。民国时期,合浦采珠业一落千丈。65438年至0944年采珠季节,合浦沿海采珠船很少,珍珠日产量只有3-5斤左右。解放初期,秋后采珠季节,沿海经常有几条船来采珠,每天只采到一两斤珍珠,可见珠源十分枯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合浦珍珠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合浦珍珠获得了新生,再现辉煌。6月1957 165438+10月,周恩来总理批示:“要把合浦珍珠养起来,把几千年的天然采珠改成人工养殖。”

1958年3月,中国首个人工海水珍珠养殖基地在合浦营盘成立。同年,中国人工插核育珠创始人陈静仪在合浦珍珠养殖场成功进行马氏珠母贝人工插核育珠实验,1959年中国首次海水育珠成功。1961年,中国第一个人工珍珠养殖场在北部湾建成。1962期间,湛江水产学院无核淡水珍珠养殖研究获得成功。1965年,南海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海珍珠综合场在东兴珍珠场进行了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再次获得成功。这是一项全国性的突破性成果,结束了合浦乃至全国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开创了珍珠养殖生产进入全人工培育的新时代。自此,南珠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和水科院有关单位开始研究白蝶及其珍珠的繁育,到70年代白蝶繁育成功,这项技术至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珠王81育成。

自1978以来,合浦珍珠产业发展较为迅速。20世纪80年代,合浦开始人工养殖珍珠。1982年,广西珍珠公司正式成立,先后在防城港、钦州、合浦建立了三个珍珠养殖场。养殖面积从0年的198110亩增加到1990年的2100亩,增长了18倍多,产量从14.5公斤增加到600公斤以上,增长了40多倍。1991年,广东汕头韶和珍珠养殖公司生产出有核淡水珍珠,为圆形淡水珍珠的形成开辟了道路。90年代后产量大幅增长,1994年达到5000公斤,年产7000公斤。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合浦珍珠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形成了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生产体系。截至目前,合浦县人工养殖珍珠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合浦珍珠为代表的南珠产业化已初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