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成语故事卷土重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语句,表示一定的意义。它作为一个整体应用于一个句子中,带有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整理的古代成语故事“卷土重来”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收藏。

成语故事东山再起的主角简介

谢安(320 -385),本名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东山人,浙江绍兴人,祖籍陈夏(今河南太康)。先后任吴兴提督、吏部侍郎兼尚书、吏部将军、扬州刺史兼中国图书馆监、燕国军节度、太保兼十五州军卫将军,等等。他死后,被追授为太傅和庐陵郡公。

典故成语故事卷土重来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宰相。年轻时的谢安才华横溢,精通诗文,能言善辩,爱好音乐和书法,写下了优秀的行书。东晋大臣王导非常看重他,所以他年轻时就出了名。

有一次,朝廷派人请他做助理作家(帮助编纂、编辑史书的官员),他一下子拒绝了,住在会稽东山(今浙江上虞县东南)。这里的风景很美,山清水秀。他和好友王羲之等人一起旅行,写诗写文章,或打猎钓鱼。后来谢安名气越来越大,朝廷多次要他做官。

谢安只好在扬州刺史(扬州最高行政宫)耿秉手下做了一个多月的官,然后告退回家。让我们来揭示这个秘密。据报道,朝廷很快任命他为尚舒朗(协助尚书处理事务的官员),但他仍然没有上任。出来当官,他也回信拒绝了。由于他屡次不服从任命,朝廷对他进行了处罚,终身禁止他做官。谢安隐居东山。

有一次,他来到临安(浙江杭州)山上,坐在一间石室里,面对着幽深的山谷,悠悠叹道:“这里离伯夷隐居的首阳山(今河南洛阳北)太远了!”一天,他和孙绰上了一条木船,去海边欣赏风景。船离开岸边后,越开越远。突然,一阵强风吹来,海浪拍打着小船,使得每个人都非常害怕。有人喊:“赶紧回来!”谢安却面带微笑,在船头稳住身子,嘴里不停地吟诗。

船夫见谢安如此镇定,十分高兴,继续划桨。风越刮越大,这时谢慢吞吞地对船夫说:“你还在往前划,以后怎么回去?”于是船夫转身把船划到岸边。上岸后,大家都佩服谢安的勇气。

谢安拒绝做官,过着悠闲的生活。当时文人中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肯出山,那老百姓怎么办!”他的朋友建议他出来为国家工作。就这样,谢安直到四十多岁才走出东山,踏上仕途,在东晋朝廷做官。后来人们又把谢安放出来做官,称之为“东山再起”。

谢安出山不久,金死了。大将军桓温听说,为了自己当上皇帝,率兵牺牲,试图除掉谢安和王这两个大臣,去掉这两个绊脚石。他驻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外的新亭,在新亭设下埋伏,派人请谢安和王来杀。

王接到请柬时非常害怕,就问谢安,谢安笑着说:“晋国的存亡就靠这条线了。”他们一起来到新亭,与桓温相遇。我看到了内外的杀气。王吓得满头大汗。谢安坐下来,对桓温说:“听说一个好的诸侯要镇守四方。为什么要在幕后埋下伏兵?”

桓温见自己的阴谋败露,笑着说:“这是为了防身。非得这样!”结果桓温不但没有杀他们,而且也不敢夺取皇位,从而避免了东晋的一场动乱。

成语故事东山再起的延伸

来源

《谢晋列传》:“谢安少年有名,屡败不取。隐居会稽东山,40多岁回到桓温司马。他转任中书、司徒等要职,进士靠之转危为安。”

说明:东山:指人谢安的隐居地。指退休后重新担任重要职务。后来常被比喻为失去权力后重新掌权。